• 1
  • 2
  • 3
企业展台
通知公告
丝绸文化
人物访谈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展台 > 人物访谈
杨炳芳:丝绸的造路人




人物介绍:杨炳芳(1940—),1977~1983年任《丝绸》杂志主编,《中国丝绸年鉴》创办人,曾任杭州东风丝绸印染厂厂长,杭州凯地丝绸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董事长。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国家人事部中青年突出贡献专家、全国优秀质量管理工作者、浙江省优秀企业家、杭州市劳动模范等荣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6401.jpg

 

根据《丝绸》60年采访安排,我们联系到了20世纪70~80年代曾担任《丝绸》杂志主编的杨炳芳先生。杨老为了让我们更方便一些,邀约我们到原浙江丝绸科学研究大楼进行访谈。你很难想象这位提着旧公文包,烈日下仍以公交出行的老人,他曾经将一个年利润不过20万元的丝绸小印染厂办成中国首家丝绸上市公司。你很难形容他与丝绸的关系,他倒像是一个魔术师,若是给他一块丝绸,他准能给你变出一朵花儿来。他就是杨炳芳先生,丝绸的造路人。

《丝绸》人:

20世纪90年代,受国家体制改革的影响,当时大部分期刊和杂志不得不自筹经费办刊,而《丝绸》杂志是当时较为成功的转型案例之一,这不得不归功于曾就任于《丝绸》杂志主编杨柄芳先生的超前思维和预见性。1981年,杨炳芳突破重重阻碍与限制,计划在《丝绸》杂志刊登广告,这也是当时杭州广告业的第一则行业广告。他回忆道:“当时刚开始做广告时遇到的阻力非常大,很多人都说我是不务正业。”由于当时《丝绸》杂志办刊主要依靠国家拨款,常常面临经费紧张的局面,因此即使在众多反对声音中,杨柄芳还是坚决开辟出一条“自己养活自己”的出路来。这一举措,不仅创新了《丝绸》杂志的经营模式,还挽救了当时不少的纺织企业。譬如当时湖北省的一家缫丝机械厂由于受到市场情况的变化而面临破产,随后《丝绸》杂志找到他们刊登广告。这篇广告登出后不久,吸引了全国各地的丝绸生产企业前去订货,该厂由当初一台立缫机都卖不出去变得产品供不应求。这则400多元的广告最后竟然挽救了一个厂,该厂不但提前两个月完成了全年产值,而且第二年第一季度的订单也很快被订完。

实业家:

从一名杂志主编向商界精英进发,杨老更像是一名“实业救国”的爱国者。1984年,由于从国外学习的经验往往落实不到实处,纺织工业部准备创办一个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丝绸印染样板厂,随后杨炳芳进入重点工程指挥部,担任总指挥兼任杭州东风丝绸印染厂厂长。虽说主编和厂长根本是两回事儿,但他仍做得有声有色。“先全面学习和全面引进,将好的保留下来,不适合我们国家的,我们改。”杨炳芳守着这一中心思想,积极学习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生产技术。大胆改进,有勇有谋,这便是杨炳芳的工作作风。

1987年,在经历了之前的三年建设之后,杨炳芳花费巨资引进德国技术和人才,企业职工层层筛选,设备焕然一新,对原先的东风丝绸印染厂进行了脱胎换骨的改造,“我算了一笔账,当时这个厂一年借贷的利息就已经超过它的总资产,因此上不去就会完蛋。”对此杨老并没有进行过多的渲染,而是以“压力还是很大的”简单带过当时形势的艰巨性。事实证明,杨炳芳的决策是非常有魄力和睿智的:初到东风丝绸印染厂时,这还只是一家总资产仅300多万的集体企业,而到90年代杨炳芳退任时,这已变成一家总资产超5个亿,年利润3500多万元的上市公司,而且这是国内第一家丝绸行业上市公司。

发挥蚕丝纤维的特性,提升产品附加值,是杨柄芳先生的又一项创造性发明。丝绸的制作流程非常长,种桑、养蚕、缫丝、丝织、印染、缝制……经过这一系列繁杂的制作工艺,丝绸产品的价格仍然很低。“我总觉得丝绸没有体现出它的价值。如何能把丝绸产品和艺术结合起来?”当时正逢公司准备上市,有了灵感的杨柄芳开始在他的样板厂做起了艺术品,世界上第一张丝绸报纸——《中国证券报》也在此孕育而生了。 “当时厂里也有这个技术,我就用丝绸来印制公司上市的公告了。”既然是艺术品,自然需要市场审美的检验。杨柄芳带着20张丝绸报纸到深圳进行拍卖。“一开始我还担心拍卖不出去,怕这东西没人要。在一千块的起拍价中,一号丝绸报纸从一千块、两千块、三千块……一直拍到了十万三千块!”显然,杨柄芳起初的担心是多余的,二十张丝绸报纸竟在这场拍卖会中拍出了一百十九万的高价,使得丝绸也以报纸这一新的身份首次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这东西是天上掉下来的,我不要。”对于这笔意外之财,杨老没有丝毫犹豫,拿着拍卖款来到了纺织工业部,将所得除去成本全部捐献给中国青少年基金会。用这二十张丝绸报纸,竟盖起了5所希望小学,这让杨柄芳受到了很大的启发:“随后我们又制作了第一本丝绸书《孙子兵法》,第一张丝绸地图,第一幅丝绸画……”丝绸艺术品的成功必然会引起市场不小的轰动,“后来的情况就是我们在前面跑,后面有很多人跟。”杨老笑着说。

丝绸人:

20世纪90年代,已到退休年龄的杨炳芳先生辞去杭州凯地丝绸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董事长一职,回到浙江丝绸科学研究院,担任院长顾问一职,期间又被返聘回《丝绸》杂志社。六十多岁的杨炳芳考虑到丝绸历史资料缺乏,数据记载也不健全、不系统,出于一种对丝绸行业发展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心,毅然开始着手准备创办《中国丝绸年鉴》。当时的期刊号控制非常严格,为了能将期刊号申请下来,杨炳芳和编辑徐石勇两人在北京各处跑。功夫不负有心人,历经万难终于得到了新闻出版总署的一纸批文。直到现在,《中国丝绸年鉴》仍在连续出刊,全面准确地记录着我国茧丝绸行业的发展历程。

如今,空闲下来的杨老也终于有时间着手一些自己喜欢的事儿,每天锻炼锻炼身体,上上网看看外面的世界,看看丝绸行业发生的重要事情。其实杨老的生活、爱好非常简单,提起近期想做的事,杨老说:“我还想到甘肃敦煌,去看看丝绸之路。”

杨老一直为丝绸行业开辟蹊径,堪称丝绸的造路人。

[!--pape.url--]
主办单位:四川省丝绸协会、四川省丝绸科学研究院、四川省丝绸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四川省蚕桑丝绸生产力促进中心
地址:成都市金仙桥路18号 联系电话:028-87667284 E-mail:scsilk@21cn.com
Copyright © 2011 四川丝绸网 版权所有 蜀ICP备12031489-1号 技术支持:华企资讯
微信公众号,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