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企业展台
通知公告
丝绸文化
人物访谈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展台 > 人物访谈
罗永平:摸清丝绸产业脉络 思考江苏丝绸走向



 作者简介:罗永平(1953—),江苏省丝绸协会监事长、《江苏丝绸》主编,曾任江苏省丝绸集团商贸公司总经理、江苏省丝绸协会秘书长、江苏省丝绸专家员会主任。专著《江苏丝绸史》于2015年7月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系统地总结了江苏省丝绸产业的发展历史,分析了江苏丝绸产业现状及发展方向,填补了江苏丝绸历史研究的空白。

6409.jpg


 江苏丝绸产业经过20多年市场经济大潮的折腾、洗礼、整合、重组等,其结构、规模、产品,以及心态、视野等都发生了历史性甚或是根本性变化。针对当前各种困难、机遇和挑战接踵而来的局面,江苏丝绸产业到底该怎么“整”?它的脉络?今后的走向?……我们需要理性分析,摸清脉络、认真思考。笔者就此谈些个人想法,求教方家。

一、江苏省丝绸产业脉络

首先,根据2011—2015年江苏丝绸产业情况(表1)可以看出:一是近几年江苏省桑、蚕生产严重萎缩;二是绸缎生产与丝绸出口起伏动荡;三是以蚕丝被为主的丝绸家纺提升较快。丝绸内销因没有统计数据无法准确看出,但据其他途径粗略估算,丝绸内销的数量、金额不可小觑。

表1  2011—2015年江苏省丝绸产业情况

 6408.jpg

其次,再来看看江苏的产业分布与结构。江苏的桑、蚕、丝生产集中在苏中、苏北区域,苏南地区可忽略不计。也就是说,原来兴旺繁盛的苏南桑、蚕、丝生产已不复存在。

经粗略统计,2015年全省共有丝绸企业430余家,其中制丝(含绢纺)80余家、丝织(含针织)60余家、丝绸印染10余家、丝绸服装与家纺280余家。制丝企业主要集中在苏中、苏北,占全省96%以上,苏南制丝企业仅存几家,且大多生产不稳定,时停时产。丝织企业60余家,其中苏南地区30余家,苏中地区10与家,苏北地区20余家企业,较为均衡。但丝织面料中,苏中、苏北多以中低档平素为主,但产量较高。苏南地区多以中高档面料为主,提花高档面料较多,尤其是特色品种,诸如宋锦、漳锻、绞罗、缂丝等。真丝服装与家纺等终端产品生产企业280余家,苏南地区为190余家,苏中地区为80余家,苏北地区为10余家。其中,以蚕丝被为主的家纺企业有200余家,苏南地区的企业为100余家,苏中苏北地区为90余家。真丝绸练染包括丝绸印花企业只有几家,主要在吴江地区,苏中地区只有1家,苏北地区空缺。其年产500万米左右。

因此,目前江苏丝绸产业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 产业集聚、企业集群显著

苏中、苏北是桑、茧、丝为主的生产集聚区域。江苏制丝企业的85%集中在这一区域,江苏桑蚕丝产量85%以上也产自于这个区域。同时,企业集群化程度也高,特别是南通、盐城、宿迁等地的桑、茧、丝产业集聚和企业群浓烈,并有一批龙头企业,诸如“鑫缘”“富安”“民星”“苏丝”“玖久”等企业引领带动,尤显实力。东台、海安不仅是全国优质蚕、茧、丝生产基地翘楚,更是高等级桑蚕丝的主产地,所产桑蚕丝几乎都在5A级以上,特别是富安公司的桑蚕丝品质更是全国独有,世界知名。全国首屈一指的绢丝企业泗阳绢纺集团也在这里。海安的“鑫缘”“恒源”“中邦”,东台的“富安”,宿迁的“玖久”等企业的丝织生产近几年也渐露新姿,有的已引进提花龙头织机生产高品质的提花丝织产品了。

苏南地区历来是丝织生产集聚区域,目前仍拥有着一定数量的真丝绸织造生产企业及优质真丝绸产品。如:吴江地区的“华佳”“鼎盛”“新民”“同欣”等丝绸企业,其生产技术、研发能力、产品质量在全国仍处于领先水平;苏州市区的“天翱”“圣龙”“仁和织绣”“锦达”等企业,产品特色明显,文化内涵深厚,创意水平较高;吴江震泽镇以“慈云蚕丝”“太湖雪”“丝立方”“山水”“辑里蚕丝”为主体的一大批蚕丝被家纺企业,整体形象大幅提升,名气旺盛,其产品在全国市场的占有率较高。吴江“欧雅”,无锡“明丽雅”的丝针织产品产量高,品质好,影响力大。

苏州市区丝绸历经二十多年发展,原先“丝绸企业林立,机杼声声相闻”的场景已不复存在,且已从过去单纯绸缎加工为主,渐次转型为丝绸终端产品生产和丝绸商贸经营区域。目前,丝绸商贸成为苏州丝绸的主角,其销售规模可观,据初略统计,年贸易额约50~60个亿;以“绣娘”“吴绫”“羿唐”为代表的一大批丝绸品牌商号、店辅星罗棋布,遍及全市;新型营销模式如电子商务、网购网销、电视购物、展示展览,以及丝绸品收藏等发展迅猛。同时,真丝服饰类产品设计生产,如丝巾、绣花、丝绸文化及独特产品,如缂丝、织锦、刺绣等产品的小型企业在苏州周边地区大量集聚,这些企业信息渠道畅通、应变能力强、市场适应度高、产品具有独特性,是丝绸终端产品开发和生产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为此,新的丝绸企业集聚产业集群—苏州丝绸终端产品开发生产与商贸区域形成。2016年4月苏州举办的“2016丝绸苏州展会”凸显了苏州丝绸产品的成果、实力、魅力。短短几年,多年不见的苏州丝绸再次享誉市面。

由此可见,苏中、苏北是江苏桑、茧、丝集聚区域;吴江是真丝绸织造和丝绸家纺集聚区域;苏州市区是终端产品开发生产及商业贸易集聚集散区域。

2. 技艺工匠绽露,丝绸新品涌现

 江苏丝绸历来技艺精湛。近几年,江苏丝绸的缫丝技术和高端丝绸产品体现的工匠技艺常常使人瞠目结舌,惊叹不已。比如,丁忠健技艺大师的煮茧技艺和缫丝技艺,多次颠覆了传统煮茧和缫丝思维,促使机械设备企业的改进和全国的技术推广应用。再比如,李德喜技艺大师为陕西法门寺复制的沉睡于地宫1500多年的国家一级文物“降红罗地蹙金绣高密四经绞罗舍利子袈裟”,了却了中国考古界对古代丝织物品复制的困惑,他的织造技艺得到了中国社科院考古所、故宫博物院有关专家的高度认可和评价。为此,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将唯一的“纺织考古科研基地”设立于李德喜的“织圣丝绸科技中心”。以李德喜、丁忠健技艺大师领衔的江苏丝绸一批技艺工匠,诸如朱力群、李海龙、周家明、朱剑鸣、周平、何敏苏、姚明红等长期在生产第一线,亲自动手的操作能力很强,是江苏丝绸技术工艺领先的中坚力量。

 近几年来,江苏丝绸新产品似乎为一个波次的涌现。吴江鼎盛公司的“新宋锦”名声大震,不必细说,就说苏州锦达公司的“丝罗 木槿繁华”面料在“2015中国四季丝绸面料创新大赛”上脱颖而出,获得金奖,可当时评奖现场评委竟不知“锦达公司”而成为美谈。

 三年来,江苏在众多的的新产品中评选出了8项丝绸新产品金奖和10个优秀奖(表2、表3),这些新产品的特点或是科技含量高,比如苏州三和开泰公司的“真丝弹力花罗”、苏州智立公司的“喷气真丝宋锦”、吴江同欣公司的“色织生丝/绢棉双面绸面料”等;或是丝绸文化元素赋予结合的好,比如苏州吴绫公司的“丝织十景图”、苏州英奈尔公司的“苏式文化立体围巾”、苏州大学艺术学院的“蚕丝宣纸及艺术用品”等。
 

表2  近年江苏省丝绸金奖产品

项目名称

单位名称

新宋锦面料

吴江鼎盛丝绸有限公司

珠光粉印花苏罗

苏州市锦达丝绸有限公司、苏州大学艺术学院

色织生丝/绢棉双面绸

吴江同欣丝绸织造有限公司

真丝弹力花罗

苏州三和开泰花线织造有限公司

中草药抑菌蚕丝被

苏州慈云蚕丝制品有限公司、江苏丝绸科学研究所经济技术发展实业中心

《丝织十景图》

真丝绸册页

苏州吴绫丝绸精品有限公司

喷气真丝宋锦

苏州智立织锦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野蚕丝绢丝

江苏苏丝丝绸股份有限公司

表3  近年江苏省丝绸优秀产品

项目名称

单位名称

变丝束型网格纱面料

吴江同欣丝绸织造有限公司

高色牢度真丝手工织绣丝线

苏州云帆刺绣工艺品有限公司

《姑苏繁华八景图》

真丝绸册页

苏州吴绫丝绸精品有限公司

防伪围巾

苏州英奈尔服饰有限公司

苏式文化立体围巾

蚕丝宣纸及艺术用品

苏州大学艺术学院

120支绢/羊绒/染色绢丝/65/30/5混纺纱


江苏苏丝丝绸股份有限公司

天然抗菌绢/粘/壳聚糖纤维混纺面料

相拼蚕丝家居服

苏州丝立方纺织品有限公司

香薰蚕丝被

以上充分展示了江苏丝绸技艺的人才优势、技术工艺和产品品质。

3. 教育文化底蕴深厚

江苏的丝绸教育至今处于全国领先的地位。如苏州大学纺织与服装工程学院、艺术学院、基础医学与生物科学学院;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苏州市职业大学现代丝绸研究所;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苏州丝绸中等专科学校;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纺织丝绸技术研究所等。其中,苏州大学建有国内唯一的现代丝绸国家工程实验室、省重点丝绸工程实验室等。现有与丝绸科学有关的一级学科博士点1个,二级博士点4个,硕士点4个,以及博士后流动站等。每年与相关企业通过产学研合作完成许多丝绸科研、技改、新品等项目。“国家丝绸及服装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为国内唯一的国家级丝绸质量法定检验机构,是包括最高人民法院在内的多家司法机关的司法鉴定机构,具有第三方公正地位。主要承担着国家指定的丝绸产品质量监督检验、全国重要丝绸新产品投产鉴定检验和产品质量认证检验等工作,它对提升和保障江苏丝绸及服装的产品质量和丝绸科研工作的开展十分有利。

江苏丝绸文化丰富而厚重,目前还保存大批文化遗存。如清代江宁织造府、苏州织造府遗址,吴江先蚕祠;近代的无锡鼎昌丝厂、永泰丝厂旧址等。至于与江苏历代丝绸有关的场所、街、坊、巷、桥等遗迹百处之多;各种古丝绸碑刻等文字记录百余块、件。特别是苏州织造府旧址目前保存较好。而苏州丝绸博物馆于1991年建馆,是全国最早的丝绸专业博物馆,2013年该馆提档升级,总投资7千多万元,新建展馆建筑面积8000余平方米,展示面积4000余平方米。新的博物馆吸收现代科技元素,建有历史馆、现代馆、少儿科普馆、桑梓苑、丝织机械陈列室等,使其更具现代气息,更具专业特点和地方特色。该馆在丝绸文物复制方面成就斐然,修复了数量众多的珍贵丝绸文物,多次获得国家文物局颁发的奖项,新馆已于2016年5月18日开馆,目前运行良好。

中国丝绸档案馆自2013年7月筹建以来,建馆工作顺利展开,目前已完成了馆址的选择,总投资1.8亿元,进入设计开工阶段。这是国内首家专业的丝绸档案馆,50余万卷(件)以丝织品实物为主的“近现代苏州丝绸样本档案”,已入选第四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2016年5月19日已正式入选“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名录”。该馆将承担起我国丝绸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利用、研究、展示、教育、宣传的重要职责,从而保护我国丝绸历史足迹,弘扬丝绸传统文化,助推丝绸技艺发展。

值得点赞的是,江苏丝绸人开始著书立说了。由刘立人先生与中国丝绸档案馆合作编著的《丝绸艺术赏析》于2015年10月由苏州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从刘立人先生所收集数以千计的丝绸实物中筛选了百多件丝织像景实物,分别以传统织锦、丝织像景、刺绣服饰、和现代丝绸艺术四部分加以解析与展示,重点介绍近百年来中国丝织像景画的生产发展、工艺技术及作品,并配置大量实物图片,简明直白,欣赏性、可读性较强,是首部研究像景织造技艺和作品的技艺书籍,具有重要意义。


资深丝绸图案设计专家范存良先生著作的《花间晚照—丝绸图案设计的实践与思考》一书于2016年5月由苏州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汇集了范存良先生50余年丝绸图案设计实践和经验,并配以大量设计图稿,专业功底深厚,图稿独具匠心,是研究感悟丝绸图案设计美学的专业书籍,不可多得,意义非凡。

罗永平先生的专著《江苏丝绸史》于2015年7月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在参考了大量的历史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系统论述了江苏丝绸产业从起源至新中国成立期间各个历史时期的发展过程,并提出了江苏丝绸业在当代的发展现状、面临的问题、今后的发展方向等独特的观点,资料翔实,论述得体,图表映衬、富有新意,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填补了江苏丝绸历史研究的空白。

这三部著作的出版,是江苏丝绸文化建设的硕果,是传承丝绸文化的重要体现。

4. 丝绸小镇自然浑成

江苏吴江是著名的四大“丝绸之府”之一,明清以来丝绸产业的辉煌已永载史册。随着改革改制,资产重组及各类经济体的融合,吴江的丝绸产业变化巨大,盛泽、震泽、梅堰、平望、桃源、坛丘等著名丝绸乡镇各自适势发展。盛泽镇已从久负盛名的丝绸之乡演变为以“东方丝绸市场”为标志的闻名遐迩的纺织重镇,90%以上皆为化纤纺织。保留的这10%丝绸生产,是以赫赫有名的华佳、鼎盛丝绸企业为代表,继续延续着盛泽丝绸之府的荣耀。盛泽镇目前不仅是丝绸纺织小镇,更是丝绸纺织重镇。

以蚕丝闻名的震泽镇,改革改制以来,继承着1929年费达生开办“开弦弓缫丝厂”以及“震丰缫丝厂”之精神,埋头巧干,整体推进。经十多年发展,形成了以“五朵金花”和“四朵小花”为主的震泽丝绸产业乡镇经济,声名鹊起。同时,该镇建立了全国第一个蚕丝被联盟标准,以规范产业,扩大震泽蚕丝被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建立震泽蚕丝业同业公会,组织蚕丝企业抱团取暖,有序竞争;建立国家丝绸检测中心震泽丝绸纤维检测平台,把政府监管变成行业管理,以保证震泽丝绸产品的品质。近年来,震泽丝绸产业销售连续5年保持20%以上的增长,年产蚕丝被近200万条,全国市场占有率达25%,销售突破10亿元。丝绸产业的兴起带动了其他产业,以及丝绸文化、乡镇旅游,社区文明发展。“吴江丝绸文化创意产业园”的推进,“现代蚕桑科技园”的建设,“一丝兴三业,三产绕一丝”的坚持,使得震泽丝绸业发展有序,后劲十足,“产业、文化、旅游、社区”特征明显,是名副其实的“丝绸小镇”。

苏北东台的富安镇与射阳的特庸镇,也因各自茧丝发展,成绩不俗,尤其富安镇,更是桑、茧、丝名镇,他们是与震泽镇不同特点的丝绸小镇。


盛泽、震泽、富安、特庸4个小镇,都以丝绸产业为主而为世人知晓,它们长期坚持,不似雕琢,不刻意打造,自然而然,整体推进,成就了今天不同特点的丝绸小镇,是点缀江苏丝绸产业链的灿烂明珠。

二、江苏省丝绸产业走向

首先,对产业要有清晰的认识。

丝绸产业是中国最传统产业之一,全国丝绸产业遇到的问题、困难等,江苏丝绸同样遇到,只是有不同的侧重。就几千年丝绸发展历史而言,其生产方式和经营方式长期少有变动。丝绸以茧、丝为原料,茧、桑为基础,而蚕桑生产的技术推广、品种改良、增产增量等都是建立在既有且长期的“一家一户”栽桑养蚕生产模式基础之上的,即使进入20世纪的工业时代,这种“生产散、规模小、效率低”的蚕桑生产方式与目前农业集约化、工业化的大农业已无法相提并论;缫丝虽有了自动缫丝机、织造有了剑杆织机、印染印花及后整理设备有所改观,但还是20世纪90年代水平。换句话说,在当今智能化、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江苏丝绸产业仍停留在农业化和工业化时代。虽然当今科技进步日新月异,智能化、信息化以及这个化、那个化普遍,但是,笔者认为,在可预见的时间内,所谓缫丝的智能化、制造的数码化、印染的精美化等还可望不可及,丝绸生产现有的装备和工艺还需沿用较长时期。就蚕桑而言,随着现代工业和城市化发展,苏中、苏北的蚕桑生产的萎缩是不争的事实,进一步下滑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至于下滑到什么程度,尚不可预测。

不要再把丝绸看得多么辉煌,辉煌不辉煌让别人去说。悠长的丝绸产业链和丝绸产品的特性决定了丝绸生产的不易,以及丝绸成本的居高。再就纤维而言,在庞大的棉麻毛化纤纤维家族中,丝绸纤维占得比重极小。因此,丝绸是小众产业,小众产品,为小众服务,这一点务必认清!不论过去还是现在,丝绸都是这样。20世纪80、90年代,丝绸作为国家换取外汇的主要产品,显得辉煌而伟大,江苏南北,桑园遍地,机杼声声,生丝坯绸满仓,货柜一个接一个发运,江苏省连续八年夺得全国丝绸行业创汇第一。但是,曾几何时,这样的辉煌灰飞烟灭。因为,当时江苏的丝厂、绸厂只不过是外贸公司的生产车间而已,计划经济不符合经济规律。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闻名于世的苏州、吴江四大绸厂(苏州的东吴、振亚、光明、新苏);吴江的新联、新民、新生、新华,以及南京的中心源丝织厂、丹阳的漳绒厂等厂消案存。而我国白厂丝生产重地无锡,其缫丝业界大佬无锡缫丝一厂、二厂、三厂,以及苏州第一丝厂、吴江震丰丝厂随之萎缩消亡,当然也包括很有名气的印染企业,如苏州丝绸印花厂。辉煌的日子与景象一去不复返,这就是残酷的现实。所以,不要再纠结什么出口数量、金额、出口排名、占世界份额等。

丝绸就是小众产品,小众产品决定了她主要为小众服务。过去丝绸就是为皇室贵族、达官富人服务,明清时期“江南三织造”达到顶峰。如果现在还想丝绸产品的大众化,可能又要误入歧途。20世纪80年代后期砂洗服饰满大街都是,最后成了地摊货品,导致高贵丝绸产品一夜名声扫地的经历不可忘记。

我们再也不能一味地追求丝绸产业的规模、产能、产值、出口等等大产业思路,也不要想入非非丝绸产品“飞入寻常百姓家”,而要根据丝绸产业链及产品特性柔性生产,服务小众,高档、时尚、品味、精致。

古人并没把丝绸想的多么辉煌,就只觉得是好东西,是高档的东西,是不容易生产的东西,是上等的服饰品,就一心一意想把它做好、做精,如此,成就了伟大的“丝绸之路”并延续着辉煌;如今的富安人当初没想成为茧丝的No.1,只想养好茧、出好丝,于是,在公司董事长卢克松带领下,成就了中国乃至世界最好的桑蚕丝,并且带动了东台、海安、射阳地区,成为中国优质茧丝基地的第一、二;震泽镇人没想家乡是这个镇,那个镇或是什么镇,只想把蚕丝做出名堂,结果是最具丝绸小镇特征的“丝绸小镇”。

江苏丝绸人,尤其是苏州丝绸人婉约缠绵,温顺柔韧。当苏州、吴江绸厂短时间消失,丝绸产业似乎无望,印象中丝绸几乎消亡时,大多数丝绸人少喊少叫,委屈承受。但却脚踏实地,默默耕耘,重新组合,希冀涅槃。他们发挥擅长,找准路径,不炒作、少宣传,低调干活,产品说话,不求大富赚钱高扬,只求传承发扬技艺及产品,因此,绝大多数丝绸人的日子过得很滋润,精神很享受。看看苏州周边成百上千的丝绸商铺店铺,以及名不见经传的众多小微企业,他们经营生产愉快,悠闲富足生活。这样想不是不作为,而是不为而为。

其次,找准产业发展走向。

江苏丝绸产业的走向既不能盲目,也不要奢想,还是根据产业实际,借鉴以往,立足当下,无为而有为,一步一步走稳当。

1. 要稳固茧丝优质基地 转型转变生产方式

没有一定的桑蚕茧丝生产,其丝绸产业链就会断根,虽然江苏一直是全国优质茧丝及高等级茧丝生产基地,但下滑也很严重。为了迟滞下滑,一方面要稳固现有的生产经营模式,同时创新生产方式;另一方面要科技创新,改良蚕茧和桑树品种,促进单产量增质优。目前江苏东台、海安、射阳、如皋为主要产区,其主要生产方式还是一家一户栽桑养蚕家庭生产,东台富安的模式一枝独秀,它地暂难复制。但新生产方式已有所发轫,“鑫缘集团”已经开始尝试桑蚕生产的农场化,并有一定起色,前景看好;“如皋新丝路公司”建立现代蚕桑产业园区,集蚕桑生产、缫丝医药为一体,探索规模化、集约化路径;如东蚕桑指导站在桑蚕全龄人工饲料方面取得突破,已批量生产,目前处于全国领先地位。新蚕种的培育和开发也初露端倪,苏豪公司开发培育的“苏超2”蚕种,龄期短(三眠),抗脓病强,丝的纤度细,质量优,可以缫制6A级以上生丝,从东台富安批量投产情况看,效果良好。以上这些为蚕桑生产实现工业化、产业化走出第一步,也为保持江苏蚕桑生产的适度规模,减缓下滑提供了条件。笔者以为,江苏桑园维持在50万亩左右,发种量86万张左右,蚕茧2.3万吨左右,生丝(含绢丝)1.5万吨左右,尚可稳定和保持现有桑蚕茧丝基地优势,夯实既有的产业集聚、企业集群,保持全省丝绸产业链完整并延续后道发展。

2. 要促成丝绸商贸集散中心

苏州市区丝绸历经十多年涅槃,产生新的业态,逐步成为丝绸终端产品开发生产和丝绸商贸集聚区域。因此,利用苏州、吴江两地丝绸织造和丝绸商贸集聚的优势,与苏中、苏北优质茧丝原料生产集群对接互动,形成以苏州为主体的丝绸商贸集散中心。商贸兴,产业兴。苏州作为传统的丝绸商贸都市,在丝绸商贸上有着历史的、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条件,江苏要充分利用当下时机,促成苏州丝绸商贸集散中心形成。

3. 要培育高端品牌

品牌越来越被江苏丝绸人看重,很多企业视品牌为生命。十几年来,许多企业的品牌经时间的打磨和精心的培育已大步前进。以云锦、宋锦、缂丝等“非遗”及江苏独有的传统特色品种的品牌为先导,“吉祥云锦”“上久楷宋锦”等已经声誉渐起,带动了江苏丝绸品牌的整体形象和拓展。“鑫缘”“太湖雪”“桑罗”“大地蓝”“慈云”“山水”“苏丝”“绣娘”“玖久”等品牌耳熟能详,进一步上升空间很大。就目前情况而言,在江苏众多丝绸品牌中产生3到4个全国乃至世界著名或高端品牌极有可能,因此,推进江苏丝绸品牌建设,发力江苏丝绸品牌提档升级将是一如既往之策。

4. 要积极融入“一带一路”战略

有丝绸,才有丝绸之路,有丝绸之路,才有“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国家宏伟战略。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是丝绸人义不容辞也是必须的责任。好在“江苏玖久丝绸集团”已捷足先登丝绸之路,在乌斯别克斯坦兴办了缫丝企业,也涉足了土库曼斯坦的丝绒企业,这是良好开端。目前,在丝绸产业链中,前道的桑、蚕、丝生产可以先行一步,江苏省农委已经着手实施,其他企业可尾随其后。江苏的丝绸企业可以在向西部转移的同时,更可以沿着丝绸之路走出国门,铺陈“一带一路”,在境外拓展一片天地。

5. 要科技文化驱动、创新创意连动

丝绸是文化的载体,丝绸产品的文化性越来越有生命力。不仅传统织锦、剌绣、缂丝等丝织产品逐步发展为多种高档艺术品、商务礼品及奢侈品,现代丝绸产品也尽力呈现文化元素,致使江苏丝绸产品表现出前所未有张力。虽然丝绸是小众产业,是小众产品,为小众服务,但决不能以小为小、倚小卖小,而应小中见大、小中见高、小中见精,这就需要提升眼界,将江苏丝绸产业视为文化产业、创意产业,以文化创意、科技创新的眼光和思维去打理丝绸,设计丝绸,开发丝绸、包装丝绸。

丝绸的创新创意,应以科技和文化为驱动。江苏丝绸技术工艺先进,有一批技术工匠和众多创新创意较强的企业,近几年,在新产品、新技术开发应用上成绩斐然。而且,江苏丝绸文化底蕴本来就深厚,丝绸产品文化、文化丝绸产品不断涌现,就充分彰显江苏丝绸实力和后劲。

科技文化两轮驱动,创新创意牵引连动,“创”自当头,“新”也在其中了。近几年,江苏丝绸创新创意产品体现的科技与文化足以说明两轮驱动的劲力。以创新创意,牵引科技进步,技术领先,产品开发、文化承载,使其最终体现到丝绸产品上来;同时,江苏丝绸产业链各环节应该形成一种“敢于求新求变,不断推出新品”的氛围;江苏省丝绸专家委员会及各位专家,在利用专家委员会整体优势的同时,发挥各自专长与作用,与企业一道好好利用江苏丝绸文化底蕴厚重优势,深耕细作、创意文化、创新科技、把丝绸做精、做新、做特,做品牌、做出高品味、做出高附加值,成为人们的一种精神文化享受。

三、结  语


科技、文化的创新创意,是引导江苏丝绸走向振兴、发展的不二之路。倘若江苏丝绸产品有“法国香水”“瑞士手表”那样的魅力,那么,江苏丝绸不仅不会消亡,反而会随着历史的推进到达崭新彼岸。

 

作者:罗永平
来源:《丝绸》杂志社

[!--pape.url--]
主办单位:四川省丝绸协会、四川省丝绸科学研究院、四川省丝绸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四川省蚕桑丝绸生产力促进中心
地址:成都市金仙桥路18号 联系电话:028-87667284 E-mail:scsilk@21cn.com
Copyright © 2011 四川丝绸网 版权所有 蜀ICP备12031489-1号 技术支持:华企资讯
微信公众号,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