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企业展台
通知公告
丝绸文化
人物访谈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展台 > 人物访谈
侯凡春:丝绸行业风险对冲场所存在的可行性分析

 

——丝绸行业需要期货、中远期市场吗? 

 

    一位行业专家大约个多月前向笔者提出了以上问题。

   

  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回答起来却不是那么容易。一个行业是否需要对冲风险的场所,其在市场经济相对成熟的国家它是比较容易解答的,在经济跨越式发展的中国其难以回答。

   

  市场因素商品条件统称为建立风险对冲场所的两大基条件。但中国还得在此基础之上增加一个政策因素。如果前两条属于客观条件的话,后一条属于主观条件显然主观条件比客观条件更加难以把握。

   

  风险对冲场所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期货市场;二是中远期市场。

   

  在中国期货市场国务院审批,证监会实施日常监管中远期市场省级政府审批,地方金融办实施日常监管。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的中远期市场与期货市场几乎同时诞生。据悉嘉兴中国茧丝绸交易市场是最早的中远期市场之一,诞生的时间是1993

   

  回到主题,丝绸行业是否需要期货、中远期市场?以下我们就相关条件展开分析。

   

  一、关于基础市场因素

   

  基础市场因素体现的基础条件决定商品交易。

   

  众所周知,论是期货还是中远期,它们共同的基础市场就是现货市场。也就是,现货市场的成熟度就决定期货、中远期市场的需求度

   

  不可否认,丝绸原料生丝,与其它众多的中国大宗商品一样,它的基础市场是不成熟的。衡量基础市场是否成熟就用一个简单的指标——远期合约远期合约是买卖双方通过契约形式将商品价格、数量、规格、交期付款方式等固定下来的一种商品销售形式。多成熟,反之就不成熟。显然远期合约是相对于即期合约而存在的。现实告诉我们,丝绸行业的远期合约非常的少,仅局限在部分出口公司和很少的企业

   

  为什么远期合约中高端交易的基础?

   

  因为无论是期货,还是中远期交易,它们交易的标的物是远期合约。只不过现货远期合约是非标准化的,而期货和中远期是标准化的。

   

  基础市场因素包含行业的市场化程度,丝绸在这方面比较好,所有商品价格是市场在调节

   

  我们关注的是,在基础市场因素不好的情况下,是否意味着中国就不应该建立期货和中远期市场?

   

  若按正常的逻辑是这样的。因为没有套期保值需求就意味着实体经济参与交易的前提不成立。如果实体经济都不参与其中,这个市场一定会是投机过度的市场。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中国期货市场刚刚诞生之时,苏州商品交易所在环节的创新经验,以及之后的广西糖网、无锡不锈钢和武汉光谷等建立起的与现货接轨的做法,他们很好地解决了在基础市场不成熟条件下如何发展中国的期货与中远期交易。其经验非常值得在各行业进行推广。因为以上所有的与现货接轨的做法它们采取的均是不回避现货月主盘交易,与当下主流市场所采取的方式形成了鲜明地对比。

   

  、关于商品条件

   

  一个行业现货市场是否成熟,其与一定的商品条件息息相关。商品条件是商品价格波动性商品标准化程度商品储藏性商品大宗性因素的集合。

   

  关于价格波动性生丝的价格波动非常的好,主要原因是生丝的原料蚕茧一方面属于季节性的农副产品;另一方面它的饲养环节还存在诸多的不确定性。历史上的很多年份,以及从去年到今年所发生的大幅的价格波等,都能充分证明这点。价格波动性是建立期货、中远期市场非常重要的前提条件。

   

  关于商品标准化传统上,生丝标准化程度不是太好,主要源于蚕茧生产的过度分散。因为不同地域的蚕茧质量其差异比较的大。但是随着蚕茧生产越来越向广西集中,这一情况正在或者已经发生着变化,其使得生丝标准化程度得以大大地提高。

   

  关于储藏性毋庸置疑,生丝的储藏性还是非常好的。

   

  关于大宗不可否认,生丝的大宗性并不是太好,它的市值总额也不过200多亿元,其在大宗商品大家族中算是比较小的。但近些年来,大宗性已有一定程度的改进:一是丝绸需求的增长会带原料产量的增加,只是需求端因素要完全反应到供应上来,存在一个时滞;二是丝绸的价值已有很大程度的提高。比如:去年生丝已接近60万元一吨。美国期货市场有一些大宗性不是太好的品种,交易却非常活跃,说明大宗性缺陷是可以通过相关措施加以改进的。

   

  综上所述,价格波动性、商品标准化商品储藏性已经不错,唯有商品大宗性尚存在一些问题。对于所存在的不足相信平台管理者有智慧加以解决

   

  关于政策因素

   

  20112012国务院分别颁发对交易场所整顿的国发(38和(39文。时至今日这两个文件仍然对中远期平台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两个文件的核心禁止集中交易、标准化交易实行T+5结算等。显然,这些限制是要让中远期市场回归到传统的现货市场中去。相当于,以前一直用惯windows一下子要他们回到dows中去。

   

  关于国家为什么要出台这样的政策?笔者思考了很长时间,也许有几方面:

   

  第一、他们是拿美国模式来套中国。首先,历史上美国的远期市场的确不是标准化交易,其是集中交易,T+0结算其次现行美国商品市场是单级两级市场的结合体。在美国部分成熟的行业,期货市场已经完全取代现货市场。

   

  第二,他们没有真正认识中远期市场在商品跨越式发展中国的作用。

   

  第三出于监管的需要。因为中国中远期市场数量繁多,日常监管又不证监会。他们认为,用严格限制交易和结算的方式,可以达到有效监管的目的。

   

  美国历史上的远期市场其存期非常的短暂。CBOT诞生1848直到1865才使用标准化交易。在这之前,他们都是使用非标准化交易。

   

  商品交易的发展轨迹即是:即期交易取代以物易物交易,远期交易取代即期交易,期货交易取代远期交易。因为商品交易的每一次升级都大大受到客观需求的推动,受到相关条件的约束。这些条件是市场条件、商品条件和服务条件的集合所以美国期货市场发展是渐进式的,制度变迁是诱致性的。

   

  美国相比,中国的商品交易制度跨越式的,其制度变迁是强制性的。

   

  、美之间的基础市场完全不同,其决定在商品交易领域他们不能使用同一的发展模式。

   

  中国应该采用什么样的商品交易发展之路呢?

   

  显然应该建立三级市场体系。最基础的是现货市场,中间层次的是中远期市场,最高的是期货市场。因为基础市场不成熟,中间层次市场才有它存在的价值。中国中远期市场的作用,政策制定者远远地低估了。

   

  从发达国家的金融监管经验分级监管既不能有效发挥监管的作用,其漏洞也很多。改变它的唯一方法即是实行全国统一监管,这是一切金融属性交易必要的监管方式。

   

  通过以上分析,其已基本得出结论,丝绸行业的确需要一个健全的风险对冲场所。这个场所是在三级市场体系框架下的。

   

  也许以上分析不能解决大家对交易市场作用的认识,因为很多人,他们容易将历史上的大起大落与交易市场的投机行为发生直接联系。受篇幅所限,笔者只能通过之后的文章对相关问题展开分析与解答。

   

  综上所述所有的大宗商品行业一样,丝绸发展离不开商品交易的支持,尤其是中高端商品交易的支持。因为,一个价格波动频繁的行业,其有效降低风险的唯一办法是建立好一个健全的对冲风险体系,也就是期货、中远期市场。为此笔者呼吁,行业协会和政府相关部门对上述述求给予足够的重视。否则,不稳定的市场会严重干扰中国丝绸的发展

   

  以上分析与建议参考!

主办单位:四川省丝绸协会、四川省丝绸科学研究院、四川省丝绸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四川省蚕桑丝绸生产力促进中心
地址:成都市金仙桥路18号 联系电话:028-87667284 E-mail:scsilk@21cn.com
Copyright © 2011 四川丝绸网 版权所有 蜀ICP备12031489号 技术支持:华企资讯
微信公众号,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