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丝绸文化
当前位置:首页 > 丝绸文化
继文说丝绸:从茶文化到丝绸文化(4)

 

 

当丝绸在庙堂之高绽放绚丽光彩时,茶已经悄无声息地进入了百姓生活。

市井之地,不涉风雅。可茶叶这样的高雅之地,偏偏在市井之地生根开花。

老舍名作《茶馆》,让人们知道,茶馆是旧京城三教九流聚集之所。你只要到了成都,就会知道,在无数的街头巷尾,茶馆是普通百姓必去之所。广东的早茶午茶习俗,也是市井百姓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在江浙沪,茶馆也是市民百姓必去之所,谁家的家务出了麻烦,要借助宗族或亲戚来摆平,也是去茶馆,吃“讲茶”。甚至各种各样的风俗习惯,都会沾一个“茶”字。连生活在高寒地带的人们,日常生活也离不开茶,从西藏的酥油茶,到蒙古的奶茶,几乎无茶不炊。

这时的丝绸看上去,似乎像个超越凡俗的美女,只有让人仰视的份儿:身著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但丝绸又是一位善良的美女,尽管身处豪门,却一直记着自己的平民身份,从来没跟自己的穷亲戚断了往来。

在杭嘉湖蚕桑地区,一般的蚕农都是半年养蚕,半年耕作。半年土地的出产,供一年吃食,另半年蚕茧收入,则是全家的银钱开支之源。二者不可偏废,但百姓对蚕桑丝绸的感情,比对五谷要深厚得多。

当年,在杭州这样的大都市,市民百姓穿绸著缎,也是习以为常的事。“都民仕女,罗绮如云”,丝绸是长久流行的杭儿风。乡下做粗活的农人,自然没有这样的好命,但他们的一生,也离不开丝绸。

婴儿出生的时候,裹的抱裙、穿的衣衫,全是用质地柔软的绵绸做的。据说,未满周岁的男孩穿用秋蚕蚕丝缫织的绿衣裳,容易长大成人,长大后便是种桑养蚕的行家里手。

婴儿长成能跑会跳的小孩子,穿着也少不了丝绸。每年过年,吃了年夜饭,孩子们会手提各式灯笼,玩点蚕花灯的游戏。

孩子长大成人,定亲时,女方会送一张蚕种或几条蚕,当作信物,未来的婆婆,必定穿了红色的丝绵袄,来接这些信物,叫“接蚕花”。

新娘的嫁妆也颇有趣,除了传统的各式丝绸衣物用具,还得送两株桑苗,一进男方家,就得栽下。

新郎新娘在新婚这天的穿着,都离不开丝绸。特别是新娘子,满身凤冠霞帔,打扮得像高贵的公主。

有些地方在新娘到婆家的第一年,会让新娘先养一张蚕种的蚕,她的养殖成绩,将直接决定她在村人心目中的地位。

不论男人女人,年过四十,从这年开始,每十年就要做一次寿,这一天,老或是不怎么老的寿星,都会穿上绸衣、绸裤和绸面的鞋子,寿堂上会挂起大红的绸彩球。

去世的时候,死者两只手心都会握一只蚕茧,亲属们会将一层层丝绵盖在他身上,盖得越多越风光。盖棺的时候,棺盖上要铺上红绸被面,有几个儿子就铺几条被面,有长孙的,还得再加一条……

从生下来到活下去,再到离开人世,养蚕人的一生,都离不开丝绸。

蚕在生命的轮回中,留下了丝,人们穿着丝绸,用着丝绸,品味着丝绸,也进入神秘的轮回中……

[!--pape.url--]
主办单位:四川省丝绸协会、四川省丝绸科学研究院、四川省丝绸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四川省蚕桑丝绸生产力促进中心
地址:成都市金仙桥路18号 联系电话:028-87667284 E-mail:scsilk@21cn.com
Copyright © 2011 四川丝绸网 版权所有 蜀ICP备12031489-1号 技术支持:华企资讯
微信公众号,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