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丝绸文化
当前位置:首页 > 丝绸文化
说文解字话纺织3——纪
 
 
 
 

        今天来谈谈纪律的纪字。
       图片
        先来看看纪字的演变:
图片

          我们可以惊讶地发现,原来并非越古老的字形越繁琐,纪字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而且,现代简化字的纪,已经出现在颜真卿的书法中了。所以,大青树在此要奉劝那些高喊恢复繁体字的迂腐人士,你们动辄斥责文字改革是放弃五千年博大精深、是背弃老祖宗的离经叛道……。拜托,那是因为你们读的书还太少、一知半解、根本不懂历史而已!幸好你们不认识甲骨文,否则,是不是也要全国人民都抛弃现代汉字、使用甲骨文啊?
 
图片
 
        好了,上面这一段貌似不像一个写说文解字的人说的话,哈哈,这就是学而不迂、与时俱进 。言归正传, 我们来看看这个纪字的最初形式到底是个什么东东?结绳记事,是文字的鼻祖,这个S型的家伙,就是表明结绳记事的意思。一根绳子缠绕几下,表示数字或者其他一些事情,作为备忘录把它记下来,于是,就出现了S型的纪字。既然用绳子打结,那就是系(Ji),因此,读音跟系同(其实,应该是系的读音同纪)。
 
图片
 

结绳记事的实际意义
 
       当结绳记事成为历史之后,S型的纪字失去了意义,于是,既然是记事,就把它左边加了一个言字旁,成为了记,表示语言、文字来记;另外再用丝旁,造出了纪字,强调用绳子打结来做记号。这个纪,于是有了捆扎、约束的含意。
 

图片
 
 
       说了半天,不是谈纺织吗?怎么看上去跟纺织无关啊?且慢,我们在前面两集中都提到过,绳子是纺织的雏形,搓绳是典型的把纤维加捻、合股的过程。这个过程是整个纺织工业的基础,可以说,没有绳子的出现,就不会有现代的纺织工业。
 

图片
 

         稍后的年代,出现了手工缫丝,将抽出的丝成绞、理顺之后,再用丝头扎上,便于提携,这就是纪——沿用了远古结绳记事的捆扎、记录(到了一个阶段,也就是达到一定量了。说的专业点,就是达到一绞)的含意。后来出现的季节的季,沿用了纪的这个含意,同时也沿用了纪的发音。华北口语中一段、一节,至今仍然叫做季或纪,反正只是口语发音,哪个字都含有这个意义在内。
 
图片

        《淮南子 • 泰族训》中有一句描述:茧之性为丝,然非得工女煮以热汤而抽其统纪,则不能成丝……这个 @#!$%^&*,有木有看官想高呼:“说人话!”的冲动啊?好吧,我们还是翻译成人话:蚕茧本来是由丝构成的,但是必需要纺织女工用热水煮了之后、再抽出蚕茧的头绪来理顺、成绞、约束(统纪),才能成为织绸用的丝。
 
图片
 
        后世的纪律、法纪,都是衍用了约束、管理之意;而纪实、纪念、纪年、经纪,则是衍伸了结绳记事的记录本意。
 
[!--pape.url--]
主办单位:四川省丝绸协会、四川省丝绸科学研究院、四川省丝绸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四川省蚕桑丝绸生产力促进中心
地址:成都市金仙桥路18号 联系电话:028-87667284 E-mail:scsilk@21cn.com
Copyright © 2011 四川丝绸网 版权所有 蜀ICP备12031489-1号 技术支持:华企资讯
微信公众号,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