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丝绸文化
当前位置:首页 > 丝绸文化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寻踪——蜀绣蜀锦丝绸王国两朵奇葩


        丝绸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现状今年年初,由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国家图书馆和中国丝绸博物馆共同主办的“丝绸的记忆——中国蚕丝织绣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特展”在国家图书馆举办,很多参观者慕“丝绸”之名在这里听故事,学艺术,探历史,寻文化,丝绸的传统技艺再次走近我们。
 
  丝绸文化源远流长,据统计,在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与蚕丝织绣相关的项目有77项。在蚕桑方面,包括了杭嘉湖地区的蚕桑生产技术和生产习俗特别是清水丝绵蚕丝被制作技艺;在丝织方面,则是以宋锦、缂丝、蜀锦、双林绫绢和杭罗为代表的各种织造技术。中国的蚕桑丝织技艺也已成为世界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弘扬丝绸传统技艺,不仅是出于保护千年文明传承,更是因为发展现代丝绸产业之必须。
 
  本期我们选取被称为中国丝织品活化石的缂丝,三大名锦之一的宋锦和久负盛名的清水丝绵从发展历史和手工技艺等方面,看看怎样使传统丝绸技艺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缂丝 以梭代笔雕琢缕刻
 
  历史起源
 
  缂丝起源于何时已很难考证。但从传世的实物来看,早在我国汉魏之间就有了。它被称为中国丝织品活化石,又称刻丝,是一种古老的平纹纺织品。它“以梭代笔”,用染色蚕丝线,依据原图图版样式织造,由于制作全凭手工操作,一件缂丝产品,少则数月,多则几年才能完成。因此,素有“一寸缂丝一寸金”的说法。
 
  精湛技艺
 
  缂丝是一种经彩纬显现花纹,形成花纹边界,具有犹如雕琢缕刻的效果,且富双面立体感的丝织工艺品,缂丝的编织方法不同于刺绣和织锦。
 
  缂丝其实并非真的用刀来雕刻,这是一种以生蚕丝为经线,彩色熟丝为纬线,采用通经回纬的方法织成的平纹织物:纬丝按照预先描绘的图案,各色纬丝仅于图案花纹需要处与经丝交织不贯通全幅,用多把小梭子按图案色彩分别挖织,使织物上花纹与素地、色与色之间呈现一些断痕,类似刀刻的形象,这就是所谓“通经断纬”的织法。
 
  发展现状
 
  作为联合国教科文民间艺术国际组织认可的中国“非遗”项目,缂丝最近几年逐步走入人们的视野。无论是收藏界的人士,还是一般普通大众,识货的人纷纷购买缂丝产品。目前,缂丝产品水涨船高,尤其是高仿明清的缂丝产品市场估价逐年看涨,但这个行业也存在后继乏人、同行相斥的窘况。
 
  宋锦 经纬联合层次丰富
 
  历史起源
 
  丝绸中的宋锦历史悠久,是在隋唐的织锦基础上发展而来,宋高宗为满足当时宫廷服饰及书画装裱需要大力推广宋锦,并专门在苏州设立宋锦织造署,故又称之为“苏州宋锦”。色泽华丽,图案精致,质地坚柔的苏州宋锦与南京云锦、四川蜀锦被誉为中国三大名锦。
 
  精湛技艺
 
  苏州生产的宋锦,织工精细,艺术格调高雅,具有宋代以来的传统风格与特色,与元明时期流行的光泽艳丽的织金锦、妆花缎等品种有着明显的区别。传统宋锦的生产制作,工序很多,从缫丝染色到织成产品前后要经过20多道工序。其产品的基本特点是采用了经线和纬线联合显花的组织结构,应用了彩抛换色之独特技艺,使织物表面色线和组织层次更为丰富。这一技艺特征被后来的云锦所吸收,并一直流传到当代的织锦技艺上。
 
  在艺术风格上,以变化几何形为骨架,内填自然花卉、吉祥如意纹等,配以和谐、对比的色彩,使之艳而不俗,古朴高雅。
 
  发展现状
 
  吴江鼎盛丝绸有限公司新打造的宋锦系列产品改变了千百年来宋锦完全依赖低效手工制作的现状,实现了剑杆电子提花织机与传统手工艺的中西合璧,使宋锦正在逐步走向了市场,走进了生活,让濒临失传的中国宋锦文化和宋锦技艺得以延续和重生。
 
  清水丝绵 精湛技艺心口相传
 
  历史起源
 
  清水丝绵在历史上久负盛名,唐代时丝绸生产已很普遍,开元年间丝绵被列为贡赋,是一份极其宝贵的历史遗产。其制作技艺在余杭民间世代相传,至今仍保留着较完整地保存着剥清水丝绵传统手工技艺。
 
  精湛技艺
 
  余杭清水丝绵制作技艺,手工技能要求高,完全依靠艺人所掌握的技巧经验来完成,是余杭劳动人民长期的智慧结晶。其制绵过程是一个去除蚕丝外层丝胶的过程,丝胶除去愈净,丝绵质量愈好,在技艺上需要掌握好分寸。
 
  制作清水丝绵主要有七大工序:一是选茧,二是煮茧,三是清水漂洗,四是剥茧做“小兜”,五是扯绵撑“大绵兜”,六是甩绵兜,七是晒干后成丝绵。长期以来,清水丝绵制作技艺以口传心授的方式传承,丝绵制作更依靠个人的悟性及长期实践体会掌握。
 
  发展现状
 
  如今,用现代化机械手段进行清水丝绵的制作,已经为一种发展趋势。杭州国越纺织有限公司申请的“清水丝绵”成功注册为商标进一步印证了这一点,清水丝绵得到了新的发展与传承。然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手工匠也是清水丝绵价值构成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寻踪:傣族织锦
 
  谈到云南美女,傣族美女必不可少,身材窈窕的她们是版纳街头流动的风景。而她们身上一“梭”一线织出的的傣裙,就是刚刚被公布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傣族手工织锦技艺”的作品之一。
 
  “锦”在字典中指“精美鲜艳的纺织品”,傣族人早有棉布和丝绸织锦,现在,我们看到的通常是棉布织锦。傣族手工艺人用这一布上的“美丽云霞”,做出了傣裙、围巾、沙发垫等各种各样的生活用品,它们也成为许多游客必买的版纳纪念品之一。
 
  由于工业化的冲击,这一布上的“美丽云霞”越来越少,由于它的稀少而弥足珍贵,目前,相关部门正准备采取各种措施,希望把“云”留住。
 
  特写篇
 
  特写一:云南省级傣锦传承人玉金海:用傣锦织出好日子
 
  玉金海在家中织锦。
 
  今年4月中旬,版纳州文化馆的一位朋友带我们来到景洪镇曼迈村委会曼乱点村,一个距离景洪市只有10多分钟车程的傣族村子。朋友介绍说这个村子在解放前是傣族皇家的“御用”织锦村。
 
  临街一座上层竹木、下层砖石,被改造过的傣家“竹楼”上,51岁的玉金海穿着自己所织的傣裙正在织布。1992年,玉金海被命名为省级傣锦传承人,她的一件织锦作品被上海一家服装博物馆收藏。
 
  玉金海拿出象征五谷丰登的大象图案织锦。
 
  “竹楼”上放着两台织布机,玉金海每天都会坐在这里织布。她用不太流利的汉语告诉我们,这两台织布机都是她丈夫做的,因为结构不同,两台机器织出的花纹也不同。织布机的原理和缝纫机很类似,将梭子穿过线的纹理,踩下脚下的脚蹬,然后再将织布机上的木档拉一下,之后反复……
 
  看玉金海织过几遍后,我也尝试当回“织女”,却被同事“讥笑”了下来:“纹理太松了,这样织出的布怎么用?”看来织锦并没有想像的那么容易,但对玉金海来说,从奶奶辈就传下来的这门手艺,却如衣食住行那么平常,她从能够到着脚蹬时就开始织布了:“玩着玩着就学会了。”
 
  为什么织锦会成为版纳傣族的传统技艺,玉金海说主要是交通问题,以前当地到处是山,和外界隔绝,包括衣服、床单、被套等生活必需品都要自己织。甚至连线都要自己纺、染。玉金海的家里还有个纺线机,但她说现在已经很少纺了:“这里的人都不种棉花了,没有了纺线的原料,我们都是去市场上买线来织。”玉金海还兴致勃勃地走进卧室,取出她20岁时所织的一块布,摸上去手感要比现在织出的布硬一些。
 
  发展:将现代气息融入傣锦
 
  玉金海的卧室中还有许多她的作品,不过傣家人的卧室一般不让外人进,玉金海把它们抱出来,让我们的摄影同事拍了个够。玉金海所织的东西现在绝大多数都是作为商品卖给游客,早在1987、1988年的时候,就有许多外国人慕名来买她的东西。
 
  这些年靠织锦赚了多少钱?玉金海说自己没有算过:“不过最好的时候,一天可以卖到上千元。”玉金海说自己的织锦进入市场后,生活有了更多改善。而据版纳州文化馆馆长段其儒介绍,最好的时候,玉金海一年可以赚1万元,她们家在村中算是比较富裕的。游客们最喜欢买的是可以铺在茶几上或是挂在屋中作装饰品的织锦,玉金海也应游客们的要求,逐渐丰富着织锦的图案,除了传统的大象、孔雀图案外,她也开始织一些雅致的花纹,让傣锦雅俗共赏。玉金海还开发了一些比较现代的织锦,如吃西餐时所用的餐巾。走的时候,我们买了几条她织的围巾,玉金海给我们打了个折,30元一条。
 
  传承:学织锦要有兴趣
 
  作为版纳有名的织锦村中最有名的织锦艺人,玉金海表示很愿意将自己的技艺教给更多的人,去年她曾应邀义务到景洪的一个职业技术学校教那里的学生。当时她教了14个人,上了6个小时课,但最后只有1个人学会。学织锦真有那么难吗?“不难,最主要的是学习的人喜欢,肯动脑研究。”玉金海说。我们采访的时候,玉金海的女儿一直站在阁楼上,静静地抱着自己刚出生的孩子旁观。这个有些羞涩的女子说自己也会织布,是妈妈教的,不过不经常织,她绝大多数时间要去做农活,以便让妈妈安心在家织布。问她等自己的孩子长大后,是否会教她织布,她笑着说:“这个嘛,就看她自己愿不愿意了。”
 
  特写二:102岁的织锦老人玉庄:随傣锦“车轮”转过90个春秋
 
  在曼乱点村遇到102岁的织锦老人玉庄,对我们来说是个很大的惊喜。
 
  历史:最年长的织锦艺人
 
  织户家中摆在织布机上缠绕着各种颜色线圈的梭子。
 
  经过一上午的采访,玉金海与我们熟络起来,热情地为我们介绍了村子里另一户“织锦名家”——玉庄家。玉庄是这一家三代织锦艺人中最年长的,也是村中年龄最大的老人。
 
  我们拜访的时候,玉庄正躺在阁楼下的一张木床上乘凉。玉庄很瘦,几乎可以说是皮包骨头,花白的头发上围着头巾,左眼因为疾病已经看不清楚了,但她看起来精神非常好。看到我们过来便握住我们的手,招呼我们坐在床边。床的旁边有一台织布机,玉庄的孙女,同样是织锦艺人的50多岁的玉蛾甩告诉我们,这台织布机是奶奶当年的嫁妆,是奶奶的爸爸做的,这台已经有80年历史的织布机和玉庄老人一样,是村里织布机中“最年长”且“最德高望重”的。
 
  代价:为织锦瞎掉左眼
 
  7年前,玉庄每天都还在织布机旁织布,虽然家中早已不需要靠她织布来维持生活,但对于从15岁就开始与织布机朝夕相处的玉庄来说,织布早已成了她的生活习惯。
 
  2000年前后,一位日本游客到版纳旅游,看到当时90多岁的玉庄织出的美丽花纹,兴奋地在织布机前与其合影。这位日本游客说自己的云南之行不仅欣赏到了精湛的傣族织锦技艺,还看到了最年长的织锦艺人,他要把自己的这一收获和日本的亲友分享。玉庄家中有一张被放大的照片,就是那位日本游客与玉庄在织布机前的合影,是日本游客回国后专程寄过来的。玉庄把这张照片当作家中的宝贝,她很开心地让孙女玉蛾甩拿出来给我们看。
 
  玉庄虽然说不来一句汉语,但却是个很善谈的人,她通过孙女告诉我们,当年,有许多马帮人只要路过她们的村子,就会用普洱茶来换她们的傣锦。那时她们的“工作量”很大,不仅要织布,还要把织好的布缝衣服,除了供家里人穿,有时还会有外村的人定做,于是常常通宵达旦地又织又缝。由于没有电,到了晚上就点煤油灯,长此以往,生生把左眼给“织”瞎了。玉庄絮絮地说着,她的语气,她的神情让我们感受到她对织锦绵长的感情和织锦带给她的乐趣。
 
  革新:纺线机“牵手”自行车
 
  谈到过去与现在织锦技艺的比较,玉庄说都还不错,可喜的是现在的花纹样式更多了,况且,家里有三代人都在织锦,这让玉庄感到很欣慰。但20多岁的重孙辈们就不太愿意学了,觉得这个技艺不挣钱,又累,她们要忙着做农活或是生意,这让一心想把技艺传给重孙女们的玉庄有些生气,“可惜啊……”
 
  阁楼旁的一架纺线机吸引了我们的眼球,与一般全木制作的纺线机不同,这个纺线机的轴是用自行车的轮子代替的。它是玉庄的儿子,玉蛾甩的父亲做的,由于自行车轮直径比较大,纺线机的转速及纺线速度便提高了不少。玉庄坐在纺线机前感叹:“年轻人就是办法多啊,我们那会怎么会想到这个。”
 
  感情:坐在织布机前就开心
 
  现在,已过百岁的玉庄已经很少织布了,不过见我们来,她戴上老花镜,坚持要为我们露两手。我们唯恐老人家会摔倒,一起将她扶着坐到织布机旁。听说要拍照,老人家很高兴,还特意将自己的头发拢了拢。玉蛾甩告诉我们,奶奶对这台织布机很有感情,虽然现在因行动不便很少织布,但她特意将自己午休的床放到织布机前,每天看着女儿、孙女织,有时忍不住了就亲自上去织几下,一坐在织布机前,老人家便会特别开心。踩脚蹬,拉梭子,玉庄的动作看起来已经迟缓,但我却很感动:从她身上,我看到了傣族织锦悠久的岁月,体会到了织锦艺人的执着、坚守与快乐。在工业化的今天,正是有许许多多像玉庄这样的人,用双手为我们传承和保护着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
 
  百岁老人至今仍坐在纺车前做着简单的缠线工序。
 
  手拿年代久远的梭子的百岁老人坐在织布机前。
 
  思考篇
 
  传统制约发展 傣锦何去何从
 
  傣族手工织锦技艺走过了怎样的发展脉络?其价值何在?在发展过程中,它遇到过什么样的问题,相关单位又会怎样保护、传承这一宝贝呢,在走访了两位艺人之后,就这些问题,记者又采访了版纳州文化馆馆长段其儒。
 
  织锦一度是主业
 
  段其儒介绍,从有记录的资料来看,傣族织锦最早应该出现在唐代,那时便有傣锦向朝廷进贡的记录,体现了农耕社会男耕女织的分工。其实,直到现在,傣族人结婚时,都要有傣锦织的床垫,也就是最原始的“席梦思”。即使不会做的人家,也会请人织。在以前的傣族宫廷,对每个村子都有进贡的分工,如曼乱点村便是专门为宫廷织锦的村子,它是历史上有名的傣族织锦村,被版纳州命名为傣族织锦之乡。在1994到1995年左右,由于版纳旅游的快速发展,曼乱点村一度将织锦作为主业,村里有60%的村民都在织锦,每天都闻“机杼”声。但旅游热度减退后,游客开始减少,织锦市场也开始萎缩,农业又成了曼乱点村的主业。
 
  市场萎缩艺人渐少
 
  “傣锦反映了傣族农耕社会的面貌,在许多其他民族农耕社会相关的手工艺都消亡的时候,傣锦就显得特别珍罕。”段其儒感叹。但傣锦现在也面临现代纺织业的冲击,许多当地人都开始习惯买现成的纺织用品。所以,这一历史悠久的、全手工的、面临失传的傣族手工织锦就更急需保护。
 
  现在当地到底还有多少人会织锦?段其儒表示数字不太好统计,但可以肯定的是现在会织的人越来越少了,因为许多年轻人不愿意学,这也和市场的萎缩有关。市场为什么会萎缩?段其儒说关键是没有销路,受传统工艺的限制,傣锦的幅面很窄,一般只有40到60厘米,不适应现代市场及生活的需求:“简单地说,许多傣锦除了做围巾、装饰品外,很难有其他用途。拓宽市场,就要改进工艺,但如果改进,又会失去传统的韵味。”
 
  此外,对织锦者而言,织一条围巾一般需要3天左右,但卖出的钱也不过50元左右,有时还会有导游拿走至少1/3的回扣,这也挫伤了手艺人的积极性,有一些人因此而转行。因此,织锦对现在的年轻人几乎没有什么吸引力。对此,段其儒有些无奈。
 
  多种措施保护傣锦
 
  傣族手工织锦技艺已经被公布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这一技艺的发展带来更好的机遇。说到这,段其儒的表情由低落转为期待。今后,将有专项的保护经费用于傣锦的保护及发展。版纳州文化馆也将采取相关的措施:首先是在傣锦的几个村寨如曼乱点村开设培训班即传习所,由一些优秀的、有影响的傣锦艺人如玉金海、玉蛾甩等当老师,组织一批有兴趣的年轻人学习。学习者不仅不需要交学费,还能领到误工补贴,当然教授技艺的人也会获得补贴。
 
  此外,文化馆及相关部门还将通过各种途径展示、宣传这一文化遗产,2008中国(昆明)国际民族民间工艺品暨旅游文化商品博览会将于今年7月16日到20日在昆明国际会展中心举办,届时,版纳州文化馆将带着版纳的代表性民族民间艺人及工艺品参展,“国内外专家、游客了解傣锦等工艺的同时,我们的民间艺人也可以和来自四面八方的民间工艺大师交流、拓宽思路。”段其儒说。
 
  档案
 
  傣锦,即傣族的织锦,是流传在傣族群众中的一种民间工艺品,有棉布织锦和丝绸织锦之分。傣锦是一种古老的手工纺织工艺,图案的设计是通过熟练的纺织技巧创造出来的,多是单色面,用纬线起花,花纹的组织非常严谨。织造时傣族妇女将花纹组织用一根根细绳系在“纹板”(花本)上,用手担脚蹬的动作使经线形成上下两层后开始投纬,如此反复循环便可织成十分漂亮的傣锦。西双版纳傣族早在唐宋时期便掌握了用木棉絮纺线、织布的技术。明洪武、万历年间,已能用手工织出“丝幔帐”、“绒锦”作为贡品进贡。
 
  傣锦织工精巧、图案别致、色彩艳丽、坚牢耐用。图案有各种珍禽异兽、奇花异卉和几何图案等等。每一种图案的色彩、纹样都有特定的含义,如红绿颜色是为了纪念祖先;孔雀图案象征吉祥;大象图案象征五谷丰登等。今天,傣锦工艺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得到了发展和提高,除了制作筒裙、挎包、床单、被面窗帘、手巾外,还设计制作出了傣锦屏风、沙发垫等新品种。
蜀绣蜀锦:丝绸王国两朵奇葩
 
  中国有四大名绣,蜀绣为其中之一,号称“蜀中之宝”,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中国还有四大名锦,蜀锦为其中之一,古人称锦,金也,其价如金。蜀锦兴于汉,盛于唐。近日,记者来到蜀锦、蜀绣的家乡四川成都,一睹了蜀绣、蜀锦的芳容。
 
  蜀绣将中国的刺绣工艺推上了巅峰。特别是蜀绣经典技法“异色异型双面绣”,在薄如蝉翼的尼龙纱正反两面绣上不同图案的刺绣作品,而且针脚藏而不露,可谓鬼斧神工。记者在成都文书坊街采访了蜀绣大师孟德芝,她曾是成都蜀绣厂的一名普通绣工。2006年,蜀绣厂改制,下岗的孟德芝成立了成都梦苑蜀绣工艺品有限公司。当地政府对蜀绣的扶植,使孟德芝在成都文书坊文化一条街有了自己的门脸,并成立了蜀绣研究院,她培了多名养蜀绣技工、学生,并吸纳街道下岗再就业人员,带领下岗的姐妹们为传承发扬蜀绣古老技艺忘我的创业工作。
 
  记者了解到,目前能掌握“异色异型双面绣”的蜀绣艺人屈指可数。孟德芝是其一,她凭着天赋和对蜀绣的酷爱,在蜀绣领域成为了鼎鼎有名的大师,并多次代表国家赴瑞士、美国、韩国等国展示蜀绣技艺。记者有幸现场观看了孟德芝制作蜀绣精品“九子·熊猫”的过程。只见她用一根细细的绣花针,在薄薄的尼龙纱(厚度仅0.2mm)的正反两面绣着不同的图案。一面为九童学习图,一面为国宝大熊猫。此项技艺的绝活在于正面的针脚不能下穿过反面,同时又要照顾到作品的整体性,两幅图案巧妙的天衣无缝的结合在一起。据说“九子·熊猫”是孟德芝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曾被香港一对夫妇求购了3年。但孟德芝一直舍不得转让。直到“5·12”汶川地震后,这对香港夫妇又一次来到四川慰问灾民,被感动的孟德芝才将“九子·熊猫”蜀绣作品赠送给他们。
 
  蜀锦因产于四川而得名,通过丝绸之路传到西方各国和我国近邻日本。蜀锦与蜀绣虽同属丝绸类产品,但两者还是存在很大区别。蜀锦是织出来的,属于纺织品范畴,用经线和纬线在大花楼织机上生产。产品主要用做服装、服饰等实用品的材料;而蜀绣是靠手工一针一线绣出来的,属于工艺品范畴,用专用的绷子和绣花针、蚕丝线完成,产品大都做成装饰工艺品。
 
  蜀锦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它主要靠口传心授进行手工织造锦,其织造技艺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成都建有蜀锦织绣博物馆(“蜀江锦院”),坐落在杜甫草堂附近。记者采访了该博物馆行政办公室王主任。她介绍说,“蜀江锦院”是全国唯一拥有全套手工蜀锦制作工艺和蜀锦历史文化展示的专业场馆,2009年对外开放。内设大型蜀锦织造工场,陈列了历代锦绣纹样艺术品和清代花楼木织机复制品。2006年,蜀锦织造技艺被国务院命名为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记者了解到,织锦的大花楼织机长6米、宽1.5米、高5米,由拽花工和织手两人配合,拽花工坐在花楼上提升经线,织手在机下负责穿纬线,两人配合称为“挑花结本”。提一次经,打一次纬,循环往复,方可织出美丽的蜀锦。蜀锦产品有坎肩、旗袍、马褂、马面裙等,反映了明清服饰面貌和民间刺绣的精华艺术水平。现代蜀锦用于服饰和工艺品。王主任介绍说,“蜀江锦院”属于民营股份制,国家不拨款,经营状况直接影响公司的运行效益。目前来参观并购买蜀锦产品的多数是旅游团队、散客不多。记者发现,参观者中有学生、国外客人,但当场购买蜀锦产品的参观者寥寥无几,主要原因是价格较高。
 
  我国蜀绣、蜀锦是中华民族的美丽瑰宝,但传人不多,工艺、技法由于一批老艺人相继去世而失传。抢救、继承蜀锦、蜀绣针法、技艺刻不容缓。如蜀绣双面异型绣汇集了蜀绣的主要针法,但精通此针法的艺人屈指可数。蜀锦的挑花结本靠口耳相传,缺乏记录手段,一定程度阻碍了它的健康发展。这些问题有待重视和解决,否则,若干年后,我们将再也见不到蜀地正宗的丝绸锦绣产品。
江南丝绸是一种文化
 
  中国的桑蚕文化延绵数千年,历朝历代都有不少帝王将相、文人墨客在桑蚕文化上留下不朽的佳作。桑蚕文化承载了中华文化中孔、孟“至善至诚”的思想精髓。在桑蚕成长的一个多月里,养蚕人和蚕之间建立了浓厚的感情。在由芝麻粒大小的一粒蚕卵长成硕大的一条蚕的过程中,养蚕人先是顾其柔弱体小,后是爱其体胖憨态。不知要有多少不眠之夜,不知要流下多少辛勤的汗水,才能把蚕养得肥肥胖胖、顺利成茧。如果蚕成长不顺或饲养失败,不少养蚕者会伤心落泪。养蚕的过程传递的是一种真挚、仁爱的情感。在我国南方蚕区,不少地方有在蚕汛前给菩萨烧香为蚕祈福的习俗,养蚕人对蚕的呵护犹如母亲对襁褓中的婴儿般细腻和热情。其中所蕴涵的精神实质,成为文学、美术作品尽力挖掘的创作题材,矛盾先生的《春蚕》就是这方面的代表作。
 
  桑蚕文化所包含的文化内涵,也应该贯穿在丝绸的整个消费之中,体现出丝绸与人的深层关系。
 
  如今,丝绸服装已经成为人类高雅服装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倡导返朴归真、绿色环保的今天,身穿对皮肤具有保健功能的丝绸服装,是消费者成熟消费的表现,也是消费者健康意识的体现。在举世瞩目的北京奥运会上,礼仪小姐的风采征服了全球的宾客,她们出场所穿的礼仪服装,就是用丝绸制作而成的。
 
  新安江之水流进千岛湖,经由新安江水电站泻下,下游就叫富春江了。富春江流域美丽富饶,江山如画。历史著名的“富春山水图”描绘的就是这里的情景。千岛湖是富春江及下游城市包括杭州的饮用水源,政府对于它采取的环保措施严格而科学,因此这里有江南最为优良的生态环境。最近几年,当地政府把常年散居在高山里的农户请进了集中建设的新居,据说这样可以避免农作和人的生活对水源、土质和地表生态的破坏。出色的环境保护措施也带来了丰厚的经济回报。这里出产许多著名的绿色保健品、中药材和食品。例如“国珍松花粉”的松花粉就采于千岛湖周边的松林,而“农夫山泉”则是取用了千岛湖的深层水。在人类生产活动与自然生态如此和谐发展的地区,发展蚕丝生产确实是得天独厚,这里所产的蚕丝真正具有了“绿色环保”产品的特性。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里绿色的自然环境,已经为这里的丝绸制品贴上了天然的“绿色”标签。
 
  富春江流域是蚕丝氨纶抱合丝生产基地。其延伸产品为各种弹力真丝绸、弹力真丝交织绸。这类产品风格独特,具有较好的防缩抗皱性能、染色性能和印花特性,其工艺技术已取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这里的“蚕丝氨纶抱合丝”制丝生产技术是世界仅有的。利用这一技术,通过高科技制丝手段,把世界上最好的茧做成蚕丝氨纶抱合丝,再用蚕丝氨纶抱合丝作纬线织造出带有弹力的丝绸面料。弹力丝绸面料是随着纺织科技发展应运而生的高档新型面料,内含5%~8%的弹力纤维氨纶丝。加入氨纶后,面料具有了更好的表面张力和弹性恢复力,从材料学的角度弥补了丝绸面料洗涤后易于变形起皱以及强度较弱的缺陷。这种弹力丝绸除保留了纯真丝面料的感观风格外,与传统的包覆丝织弹力面料相比,表面更加紧实细腻,染色印花后色泽更加艳丽明快,使丝绸的高贵典雅表现得更加淋漓尽致。长期以来,这里所生产的弹力丝绸面料通过不同的渠道几乎全部用于外贸出口,产品供不应求。2008年奥运会以后,用这些面料加以印花或手绘工艺制作出的精美的睡衣、睡袍、内衣等产品,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和消费者的积极回应。
《纺织品丝绸术语》国家行业标准发布实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2011年5月12日发布2011年第6号公告,批准发布192项国家标准,其中丝绸国家标准2项,均为新制定标准。
 
丝绸国家标准
 
  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于2011年5月18日发布2011年第13号公告,批准发布了多项纺织标准,其中丝绸行业标准5项。标准文本均由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
 
丝绸行业标准
江苏:丝绸文化发端地之一中国十大考古发现,金坛三星村新石器时代遗址又有重大发现。中国刑事科学领域的“指纹大师”、资深考古研究者、常州市公安局副局长刘持平9月3日披露最新成果。经过近两年研究,他认为蚕被六千年前的江苏先民尊为氏族保护神和族徽。这一发现,将“丝绸技术由嫘祖发明并传播”的时代推前千年。
 
  位于常州金坛市西岗镇三星村新石器时代遗址,距今6500-5500年,出土文物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同期文化遗址中极为罕见,至今仍遗留诸多未解之谜。
 
  据介绍,在遗址出土的4000多件精品文物中,有2件礼器石钺,雕刻着完整的骨质钺帽饰和牙质镦,为江南地区首次发现,石钺钺帽雕刻着动物形象,国内专家一直以为是鳄鱼。
 
  刘持平则认为,钺帽的形象经古人艺术创造夸张而成,类似蚕。此外,该遗址发掘出的陶纺轮、陶尊乃至妇女佩戴的骨簪上都文饰类似蚕、蛾、蝴蝶的图案。种种迹象表明,一直以树叶、兽皮为衣的先民,见到用蚕丝织出的华丽丝绢时惊为天物,产生敬畏、崇拜之情,奉为氏族保护神顶礼膜拜,并将其奉为图腾,雕刻在利器钺上。
 
  蚕在三星村遗址的“现身”,将打破古老传说,将丝绸文化起源推前。
 
  相关史记和考古发现表明,蚕制丝技术由嫘祖发明于距今5000年左右的黄帝时代,在浙江钱山漾遗址中,发现了至今为止年代最早的丝绢、丝带和丝线等。
 
  而刘持平研究表明,养蚕制丝技术比嫘祖时代还要早上一千年。从时间上看,三星村人距今约6500-5500年,处于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的转型期,且石钺出土于第四堆积层,年代应更偏前些,约在6500-6000年左右,两者存在千年时空距离。
 
  专家推断得出,丝织技术发明于6000年前,三星村人将自产的丝绢作为贡品,朝贡给三皇五帝。而嫘祖作为黄帝正妃,积极总结了包括三星村人在内的各地的丝织技术之经验,并在全国推广。
[!--pape.url--]
主办单位:四川省丝绸协会、四川省丝绸科学研究院、四川省丝绸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四川省蚕桑丝绸生产力促进中心
地址:成都市金仙桥路18号 联系电话:028-87667284 E-mail:scsilk@21cn.com
Copyright © 2011 四川丝绸网 版权所有 蜀ICP备12031489-1号 技术支持:华企资讯
微信公众号,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