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丝绸文化
当前位置:首页 > 丝绸文化
揭秘蚕文化与“一带一路”—“天虫”展在蓉开幕
 
 
 
  518国际博物馆日到来之际,成都华希昆虫博物馆推出了一个独特的蚕文化特展,这个特展名称叫做“天虫——蚕文化与一带一路”。与我国过去举办过的丝绸之路展览不同。该特展讲述的并非都是丝绸之路的历史故事,而是独辟蹊径地向观众介绍了许多我们闻所未闻的蚕类。它们中一些种类曾经或者正在向我们贡献丝绸,而我们大多数人却从未听说过它们的存在。
 
 
展览展出的蚕茧、家蚕与蚕丝制作过程
 
  谈到这个展览的策划,成都华希昆虫博物馆馆长赵力介绍说,由于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是“博物馆与文化景观”,因此他们在策划展览时选择了与一带一路密切相关的蚕文化主题。
 
 
展出的家蚕
 
  以一种小小的虫子为起点,以一个古老的产业为线条,绘出了一条千古之路。“蚕”这类神奇的昆虫,蕴藏着深奥的科学和淳厚的文化,以它为核心的丝绸之路上下五千年,纵横数万里。由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更对古丝绸之路进行了传承和提升,将这个古老的文化升华为了构建包括欧亚大陆在内的世界各国互惠互利的利益、命运和责任共同体。
 
展出的金色蚕茧
 
  这类小虫是那么的不可思议,与它相关的文化包罗万象,支撑了一个绵延几千年的产业,和一条世界各国文化交流之路。蚕对我国古人生活的巨大贡献不言而喻,因此人们称蚕为“天虫”,表达了对蚕的感恩之情。甲骨文里,蚕字形象是蛾的幼虫。俗体楷书另造会义字,蚕为上天下虫。天,代表自然与神,虫,便是昆虫。蚕是天赐的“神虫”,表现造字者对蚕的感恩。
 
 
丝绸之路上唐俑和蚕桑图
 
  成都华希昆虫博物馆的这个特展向人们展示了蚕的养殖与丝绸的制作,这个中国人在世界科学技术史上的伟大贡献。展品包括世界各国的蚕文化相关文物与艺术品,家蚕与柞蚕活体,世界各地的蚕蛾和大蚕蛾科昆虫标本。以科学为基础,艺术为视觉,一带一路文化为核心,向公众全面展示博大精深的蚕文化以及它与一带一路的关系。
 
 
  展出内容中有不少有趣的环节,观众在展览中不仅可以了解蚕文化与丝绸之路,还可以看到活的家蚕和柞蚕。你既可以仔细观察娇小的家蚕宝宝如何吃桑叶,如何吐丝结茧,也可以观看大如巴掌的柞蚕蛾如何羽化和产卵。还可以见到许多我们人类饲养过,大多数人却闻所未闻的蚕类。例如非洲的彗星大蚕蛾(又名彗星王蛾),这种产于马达加斯加岛的巨大蚕蛾能织出类似于我国东北普遍饲养的柞蚕一样的茧,当地人将这种茧撑开后直接当做布匹制作服装。
 
 
  赵力介绍说,蚕蛾科和大蚕蛾科均是鳞翅目昆虫,我们对这类生物最直观的感觉是吐丝结茧,然后,这些丝茧可以加工成织物。其实蚕蛾科是昆虫中的一个小类群,主要分布在东南亚一带,全世界只记录了28种,其中我国9种,印度14种,日本5种。大蚕蛾科以体型巨大而著称,许多种类也是产丝能手,柞蚕和蓖麻蚕便是其中的佼佼者。目前世界上绝大部分蚕类昆虫饲养活动都在我国,但是在遥远的非洲、印度、东南亚等地,也有一些原始但流传至今的蚕类昆虫被饲养,这个展览将首次在我国讲述它们的故事。
 
展出的世界各地形形色色的大蚕蛾种类(中间最大的为非洲马达加斯加岛彗星大蚕蛾)
 
  展览还将揭秘蚕除了纺丝以外的另类用途——它们的蛹均为高蛋白食物,是纯绿色食品,蛋白质含量极高,一个柞蚕蛹的营养价值与一枚鸡蛋相当,100公斤鲜蛹含蛋白质相当于34公斤瘦猪肉,或40公斤鲫鱼。蚕蛹还具有药理活性物质,可有效提高人体内白细胞水平,从而提高免疫力、延缓衰老。蚕蛹油可以降血脂、降胆固醇,晚蚕砂(蚕的排泄物)、蚕蜕、蚕茧、白僵蚕(感染白僵菌病死的蚕)等,都作药用。
 
“天虫”蚕文化与“一带一路”特展
 
小学生提前参观预展
 
  据了解,正式展出时间为2016年5月18至6月18日,地点为成都华希昆虫博物馆。目前已经开始预展,观众只要携带身份证就可以免费参观展览。
[!--pape.url--]
主办单位:四川省丝绸协会、四川省丝绸科学研究院、四川省丝绸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四川省蚕桑丝绸生产力促进中心
地址:成都市金仙桥路18号 联系电话:028-87667284 E-mail:scsilk@21cn.com
Copyright © 2011 四川丝绸网 版权所有 蜀ICP备12031489-1号 技术支持:华企资讯
微信公众号,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