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丝绸文化
当前位置:首页 > 丝绸文化
三国时蜀汉财政依赖织锦业 “锦官城”就是当时的蜀锦工业区

文/李殿元三国时蜀汉财政依赖织锦业


文/李殿元

“锦官城”是成都的别称,也可简称为锦城。其实,在三国蜀汉,真的有“锦官”,是管理蜀锦生产的官方机构,也真的有“锦官城”,其实就是蜀锦工业区。南朝梁的李膺在其《益州记》里写道:“锦城在益州南、笞桥西流江南岸,昔蜀时故锦官也。其处号锦里,城墉犹在。”唐宋时,成都的芙蓉繁花似锦,更使成都成为名副其实的“锦城”。杜甫曾有诗云:“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汉砖纺织像,显示了汉代手工纺织业的兴盛

蜀锦工业区“锦官城”声名远扬 成为成都代名词

三国蜀汉时期,成都的织锦手工业特别发达,被称为蜀锦的丝织手工艺品驰誉全国,是蜀汉对外贸易的主要商品,成为蜀汉政权财政收入的大宗来源。因此蜀汉王朝专门在成都设置锦官以管理蜀锦生产,并且特别筑城以保护蜀锦生产,被称为锦官城——专门设立了一座“城中城”,将国家工厂安置其中。

“锦官城”的称呼由此产生而声名远扬。后世也常以“锦城”和“锦官城”为成都作为成都的别称。

根据迄今为止的史料,历史学家其实并不能确定锦官城落户成都的确切时间,它的年代,是个千古谜团。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这个问题似乎也未能引起历代史学家的足够重视。晋代常璩《华阳国志》记载说:“夷里桥南岸道……西城,故锦官也……命曰锦里。”常璩的记载,并未涉及锦官城的建立年代。东汉李膺在《益州记》中则云:“锦城在益州南笮桥东,流江南岸,昔蜀时故锦官处也。号锦里,城墉犹在。”李膺这里说的蜀,便是蜀汉,言下之意,锦官城是蜀汉时才在成都兴建的。这个观点正不正确?近代史学家是有争论的。不过,即使有争论,谁也不否认,蜀汉有“锦官”和“锦官城”,所以蜀锦生产得特别好!著名历史学家徐中舒先生就说过:“蜀锦之盛,当在蜀汉之世。”

蜀汉国财政依赖蜀锦贸易 曹丕专门写文章劝下属们不要买

早在汉代,蜀锦之名就已誉满天下。扬雄是西汉著名学术领袖和文学家,他在《蜀都赋》中用“挥肱织锦”、“挥锦布绣”、“展帛刺绣”等词汇来描绘芳华辉映、光彩流布的蜀国繁荣场面,不仅表明当时的蜀锦、蜀绣工艺已相当成熟,绣品与织锦一起并称“锦绣”,是家喻户晓的纺织产品,也显示出在西汉时“锦”和“绣”就是人们心目中公认的美的象征,都是丝织物中最精美的制品。

因为蜀锦蜀绣的重要性,从秦汉时开始,政府便在成都专门设置了“锦官”,对包括蜀绣在内的丝织业进行管理。到了蜀汉,更是空前重视。诸葛亮在上给后主刘禅的表中,提到他家“有桑八百株”,可见他对种桑养蚕发展蜀锦蜀绣等丝纺手工业的重视。正是在他的鼓励和提倡下,蜀锦生产空前发展起来,其生产量之大,从蜀汉亡国时库存尚有“锦绮彩绢各二十万匹”来看,可以充分证明。左思在《蜀都赋》中说:“闤阓之里,伎巧之家,百室离房,机杼相和,贝锦斐成,濯色江波。”更生动地描绘了当时成都织锦刺绣业之大盛的情景。

蜀锦作为珍稀而昂贵的丝织品,是蜀汉国的经济支柱,蜀汉国的丞相诸葛亮就说过:“决敌之资,唯仰锦耳。”可见蜀锦的生产在蜀汉经济中占有何等显著的地位。蜀锦经常被用来交换北方的战马或其他物资,以应车战之需,从而成为蜀汉国出口邻国的主要的财政来源。正是因为蜀汉国的纺织技术、刺绣技术的发达,才使作为出口产品的蜀锦蜀绣能够构成巨大的市场竞争力。

《后汉书》中记载有曹操派人到蜀地买蜀锦蜀绣的事情,裴松之在《三国志》中注引的《吴历》也有蜀锦蜀绣作为礼品送给孙权的记载。南朝宋人山谦之《丹阳记》更称说:“江东历代尚未有锦,而成都独称妙,故三国时魏则市于蜀,吴亦资西道,至是乃有之。”可知江南锦和绣的生产是在三国六朝时期始由蜀地传去的。

蜀汉之世,蜀锦蜀绣不仅畅销西南,还远销中国的北方和东南。魏文帝曹丕在日理万机操劳军国大事的百忙之中,还专门挤出时间写了一篇《与群臣论蜀锦书》,劝阻魏国的豪奢贵族不要购买蜀汉国的锦绣织品。在魏明帝曹叡于景初二年(238年)送给倭(今日本国)女王的许多礼品中,就首列有“锦三匹”。当时魏、吴都不生产锦和绣,这应该是蜀锦蜀绣无疑。可见那时,蜀锦蜀绣比较驰名国内,更扬名海外了。

古“锦官城”到底在哪里?或在今天百花潭一带

据考证,当时的锦官城的地址在成都市百花潭公园公园一带。

锦官城的选址颇有意思,城址最终选在笮桥南岸,笮桥是南河上著名的七星桥之一,大约在今天西较场锦江南岸。选址在此,关键是此处江水不同寻常,蜀锦织成后须在江中漂练,漂练的目的,是达到脱胶与漂白的效果,使其更具光泽,这道工序,便是左思《蜀都赋》记载的“贝锦斐成,濯色江波”。工匠们发现,在流江(今南河)里漂练的蜀锦纹路分明,色彩鲜艳,胜于初成,在其他江水漂练的蜀锦则差得多。于是,汉代成都人便将这里称为“锦里”,把流江经过成都的这一段称为濯锦江。

链接

惠陵:三国时期

唯一保存的帝陵

在成都建立蜀汉政权,形成三国鼎立局势的刘备,死后葬于成都,刘备的陵墓被称为“三国惠陵”,它是三国时期唯一保存着的帝陵。

《三国志·先主传》明确记载,刘备于章武三年(223年)病故白帝城之后,“五月,梓宫自永安还成都,谥曰昭烈皇帝。秋,八月,葬惠陵”。按照汉制,有陵必有庙,所以在同时期,就有了“汉昭烈庙”诞生。

《三国志》作者陈寿为蜀汉重臣谯周的学生,曾在蜀汉任职,著名史官,当时人记当时事,其有关记载应是真实可靠的。后主在位40年,按当时礼制每年至少三次率大臣们到惠陵、昭烈庙祭祀扫陵,他们来跪拜的对象必是真实可靠的。历史上又称其为昭烈陵、先主陵、刘备墓等。

惠陵位于四川成都市武侯祠诸葛亮殿之西南侧,它与主体建筑相平行,陵墓的建筑由照壁、山门、神道、寝殿等组成。大门悬挂“汉昭烈陵”大匾。惠陵内合葬有先主的甘、穆二位皇后。《三国志》又记载先主穆皇后于延熙八年(245年)薨,合葬惠陵。即穆皇后是在先主入葬22年后入葬惠陵。这说明惠陵的墓门墓室是可以开启的砖室结构。

三国惠陵为夯土垒筑而成,成圆形。砖砌成的垣墙环绕陵冢,周长180多米。古冢拔地突起,红砖垣墙环绕, 苍松翠柏掩映,庄典肃穆。

三国惠陵西侧原来建有“昭烈庙”和“武侯祠”。据记载,武侯祠始建于公元4世纪,盛唐诗人李商隐游惠陵时,曾写下“武侯祠古柏”一诗。杜甫也留下了“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宫城外柏森森”的诗句,可见当时惠陵周围古柏苍郁,气势宏伟。

明朝初年,把“武侯祠”并入“昭烈庙”,重修后的昭烈庙颇为壮观,大门横额楷书“汉昭烈庙”金字大匾。但这一建筑早已毁于兵火。


民国初期,时任川军第三军军长、成都卫戍司令兼任成都市市政公所督办、四川省宪政会议筹备主任的刘成勋,出面集资对昭烈殿、静远堂、文武两廊的建筑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维修。工程于1921年8月动工,到1922年12月底完工,进行了17个月。修建完成后,刘成勋在武侯祠大门亲题“汉昭烈庙”匾。

三国惠陵苍松环抱,庄典肃穆;武侯祠绿瓦飞檐,雕梁画栋,交相辉映,气象万千,是成都著名的名胜古迹之一。

惠陵距今已有1780多年历史了,史书记载未有被盗痕迹,至今也没有被挖掘。

[!--pape.url--]
主办单位:四川省丝绸协会、四川省丝绸科学研究院、四川省丝绸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四川省蚕桑丝绸生产力促进中心
地址:成都市金仙桥路18号 联系电话:028-87667284 E-mail:scsilk@21cn.com
Copyright © 2011 四川丝绸网 版权所有 蜀ICP备12031489-1号 技术支持:华企资讯
微信公众号,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