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丝绸文化
当前位置:首页 > 丝绸文化
南充丝二厂:一幅老照片背后的丝绸情缘

 

 
 
 

  近日, 很多前往南充六合集团乘坐小火车的市民都发现,在该集团厂区内有一面公司宣传墙,墙上有很多关于南充老“丝二厂”的照片,其中一幅上世纪50年代初“丝二 厂”公司大门的照片格外引人关注,因为在门口,还有一名扛枪执勤的解放军战士。 记者经过多方寻找, 终于找到了照片中的这位解放军战士———今年85岁的齐生英老人, 听他讲述了南充丝绸和都京坝的变迁故事。

 

A 担任警卫  齐生英随胡耀邦来南充
齐生英是山西大同人,1931年1月出生。17岁时他报名参加了解放军。入伍后,身高1.85米、长相英俊的齐生英被分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八兵团 (1949年2月由华北军区第一兵团改称)警卫营。当时,政治部主任是胡耀邦同志。齐生英所在的警卫营3连,就主要负责胡耀邦同志的警卫工作。
1950年,齐生英随胡耀邦进入南充,从此便留在了南充。
在齐生英的记忆中,刚刚解放的南充非常贫穷,没有电灯、没有自来水,没有一座像样的楼房。老百姓吃饭全是用红苕充数,下饭菜是“牛皮菜”。老百姓穿的是破布烂衣,很多男人走出门,裤子上都是补丁套补丁。
从入伍到胡耀邦同志调离南充,齐生英一直负责胡耀邦同志的警卫工作,在胡耀邦同志家中,这名警卫员还和胡耀邦的孩子们打得火热,“有时候首长(胡耀邦) 在忙工作的时候,我们不执勤,就带着他的孩子们在他家的院子里玩,那个时候他孩子都很小,可爱得很。”说起这些,已经85岁的齐生英老人眼里特别有光,在 他的生命中,这是一段值得骄傲的经历,而这段经历也是他经常讲给后辈们听的故事。

 B 满眼全是变化 老厂区还没现在的三分之一大
1952年,胡耀邦同志调离南充,齐生英则留在了南充。至于为什么进入“丝二厂”,齐生英笑着告诉记者:“当时‘丝二厂’是军管单位,里面负责的那个排长因为受伤,就把我要了过去。”
日前的一个上午,顶着烈日,老人身着当年的军装,带着记者逛了一下六合集团。老人来到公司宣传墙前,指着那张上世纪50年代初公司大门的老照片上站岗的 军人说:“这个人就是我。”老人环顾四周,感慨道:“变化好大。我们来的时候,这个地方还没有现在的三分之一大。不仅如此,当年的都京也只有一个大坝子, 现在都京都有电梯公寓了,原来的田坝坝也修起了房子,变化真大。”
老人告诉记者,原来老厂的后门就在今天坐小火车出来的那个位置,“当时我刚 刚进来的时候,厂区就这么大点,房子全是茅草房,瓦房都看不到几间。”而现在,整个厂区只有“六合院”那栋建筑以及老食堂那栋建筑没怎么变,其他的大部分 房屋都是重建的。“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那个时候的‘丝二厂’好火哦!”老人回忆起当时南充丝绸的盛况,双目望向“六合院”那栋建筑,若有所思。

C 亚洲第一大缫丝厂 世界多国都来抢梅花丝

  齐生英的爱人是广安岳池人,岳池当时属于南充地区,两人婚后生下两女一子,除了大女儿在外地从医外,剩下的两个孩子都在老“丝二厂”上班。
说起当年老“丝二厂”的火爆,齐生英的二女儿和小儿子记忆犹新:“1990年丝二厂生产总值突破亿元。当时万元户都不得了的,何况是上亿元。”
据介绍,老“丝二厂”的这个生产规模在当时不仅是中国第一,甚至堪称亚洲第一大缫丝厂,当时南充丝二厂职工最多时达上万人,也被称为亚洲最大“万人工厂”。
“我们当年最吃香的是梅花丝,不仅全国各地的人都来抢货,就连好多外国朋友都跑过来要货,当真是供不应求啊!”齐生英的二女儿十几岁就参加了工作,一直干到退休都在“丝二厂”,她回忆,当年来要货的商家都要排长队,就连外国人来了没货也照样只能“干瞪眼”。

D “丝二厂”俏得很  石油单位都没被瞧上眼

  说起老“丝二厂”,恐怕没有哪个老南充人是不知道的。当年的老“丝二厂”有多俏?从这些厂里的工人择偶标准就可以看出一二。
老“丝二厂”当年还以美女多而出名,不仅如此,他们厂的效益好,不定时还要发“劳保”,这让老“丝二厂”的工人俏得不得了。“石油单位算好的吧?在当 年,老‘丝二厂’的女职工一般还没瞧上眼。”齐生英的女儿告诉记者,“当年很多女职工嫌石油单位常年在外面工作,难见到人,又顾不到家,那个时候追老‘丝 二厂’女职工的人好多哦,连男职工都俏得很,好多女的都想嫁进来。”
除了职工吃香,当时要进“丝二厂”是非常艰难的事情。“从上世纪70年代 到90年代,好多南充人都认为工作最好的单位就是‘丝二厂’。”现在还在六合集团上班的齐生英的小儿子齐勇是真正见证了南充丝绸兴衰的人之一,回忆起当年 “丝二厂”的繁荣,齐勇只用了一个字———牛,“如果要进‘丝二厂’,那你要使好大的力气才有法进得来,没有本事还真不得行。”
据了解,当年政府部门提干部,很多都是从“丝二厂”这些国有企业中挑选。当时的“丝二厂”可谓“大而全”,设有学校、医院、电视台、报刊、食堂、小吃店等。

E 首届丝绸节万人空巷  26年过去仍记忆犹新

  上世纪90年代,是南充丝绸的鼎盛时期,1990年8月25日,南充举办了首届丝绸节。虽然已经过去26年,但很多南充人依旧清楚地记得这个让南充丝绸人振奋的日子。
“当时文化路成了一条商业街,街边边全部都是展棚,各种南充土特产、本地商品琳琅满目,丝绸节那几天,文化路人山人海,堪比今天节假日大景区里面的游 客。”提起这个事情,齐勇倍感骄傲。丝绸节期间,南充还专门请来了当时的明星王洁实、谢丽斯、蔡国庆、张也等来南充演出。
当时的很多小孩如今 已经长大成人,对于南充丝绸节,他们的印象比当时的大人还要深。“丝绸节那个时候感觉就像过年,北湖公园当时还没坼围墙,里面还有灯展。”这些就是土生土 长在南充34岁陈一博对丝绸节最深的记忆,“我们几个同学都是翻墙进去耍的,那是我童年中觉得比过年还华丽的节日。”
丝绸,就像一个印记一 样,印在南充人的脑海中,刻在南充人的骨子里。鼎盛的时候,南充人一个丝绸节可以形成万人空巷的局面,而落寞的时候,丝绸则变成“丝愁”,让人一愁莫展。 在经历了兴衰后,南充的丝绸行业正在摸索前行,南充人更希望我们的丝绸再次火爆起来,让南充的丝绸再次通过南充人的手走向世界。

 

  南充晚报记者 郑钦豪 文/图

[!--pape.url--]
主办单位:四川省丝绸协会、四川省丝绸科学研究院、四川省丝绸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四川省蚕桑丝绸生产力促进中心
地址:成都市金仙桥路18号 联系电话:028-87667284 E-mail:scsilk@21cn.com
Copyright © 2011 四川丝绸网 版权所有 蜀ICP备12031489-1号 技术支持:华企资讯
微信公众号,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