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丝绸文化
当前位置:首页 > 丝绸文化
散文:吃“丝绸饭”长大

 说不完的锦缎往事

 我的童年是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那时母亲日常所穿的,按她自己说叫“布草衣服”,下班回家时额发、衣服上还时有“花衣”、就是织布车间里的飞絮。但到过年时,母亲会从箱底取出换穿上一种很亮眼的棉袄,袄胆是骆驼毛或丝绵(棉花做袄胆太臃肿),人就立刻显得光彩照人,啊,原来我的母亲这样漂亮甚至是华美啊!

 什么衣料这么神奇,虽然是旧衣裳,但一穿上身就让人变漂亮了呢?母亲说:“这叫织锦缎,是提花的缎子”;有一年她换穿了另一件同样漂亮的棉袄,上面有比火柴盒还小一点的花纹,是些配着花啊树啊的亭台楼阁,很精致。母亲说,这叫“古香缎,是苏州人发明的特产缎子。”

 五六十年代时,苏州的支柱性工业、代表性工业是丝绸织造业。因为历史的原因,苏州市区美名扬全国的振亚、东吴、光明、新苏四大绸(丝织)厂,都在古城区的东北区域里,即人民路以东、观前街至城墙这直线的以北、护城河内这个范围里;此外宋锦厂、丝绒厂也在这区域里。东北半城的居民中,许多是在丝织行业从业,我的亲戚和邻居中,大多是吃“丝绸饭”的。那时,不仅我母亲,许多女性在过年时也会换上织锦缎或古香缎的棉袄,街上因为有了这么多穿锦缎的女性,显得花团锦簇,甚至城市也有了一点华贵气。

 记得那时乘凉,难免要讲故事,有的讲些歪头申公豹、双枪陆文龙,多半是从评话艺人那里贩来的唾余。有的孩子也不太爱听,就摆下象棋、军旗或者飞行棋、五子棋,也有人就摇着蒲扇在小憩。看着小巷上空晚霞在变幻色彩,瑰丽无比,我就想,那晚霞就像天上的织锦缎、古香缎。

 大人在这个时候,往往是轻语聊天。因为大多为丝织厂的,甚至是同事,区别仅在上班是在准备车间还是力织车间,或者成品车间、金工车间等。讲的多半是些厂里事,除了涉及人的秘辛、看病没有混到病假之类外,还有什么轧梭、意象、假捻、并丝、跳丝、纡子、牵经、捉疵、踏花……,作为孩童,有的听得感兴趣,就问问,长辈解释几句,似懂非懂记住了几个名词,大多没有听懂也没有记住。乘凉时,有时会发现在有人在练“掐结”,又叫打结,就是将断了丝接起来,练一分钟能打几个,这是在丝织或纺织行业当挡车工必需掌握的最基本技能,有时会有几个人在边练边交流。

 那时候丝织厂力织车间都是“上三班制”,早班是六点到下午两点,中班是下午两点至晚上十点,夜班是晚上十点到次日凌晨六点。振亚厂是在星期四厂休一天。乘凉到十点来钟时,那睡觉的就被人叫醒了,起来洗个脸,就匆匆走了。那个时候工人上下班普遍靠步行,基本没有骑自行车的。还在乘凉的人,听着他们的脚步声渐渐远去,身影消失在夜色里,有人在轻叹一声:“上夜班最辛苦了……”也有的说:“上夜班十二点钟辰光有顿夜饭,不是块头肉就是大排骨,倒匣蛮好格”,“格末你去六日天夜班连牢仔上上看涅……”

 过了一歇,大约十点一刻到十点半,上中班的人下班了,也是脚步匆匆,有的正在磕睡的乘凉人也醒了,和走过的人打着招呼;有的说:屋里罩篮“里有留给你的冷饭……”那时,带着丝织厂特有气息的中班人回到家,家里给留些充饥的剩饭剩粥,如是剩饭就用水冲泡一下,叫“茶淘饭”,如以乳腐、香老卜干、榨菜佐餐已是不错,如是咸菜炒毛豆籽,那算得上是考究了。

 中班人回家洗个澡后,也有人会出来乘会凉,话说没几句,手中的扇子不摇了,眼帘重下来了,有的人也回屋去睡了……星斗满天,夜色如水,巷子里很静,偶而有人在轻语:“车间里蛮热的呢……”那是人乘着凉,心却在牵挂上夜班人。

 保健站二三事

 父亲的厂是在仓街的苏州振亚丝织厂。我作为这家厂的子弟,从小享受家属劳保,在厂保健站看病直到16岁,由厂承担一半医药费。

 那时候,大一点的企业,叫保健站,小一点的企业叫医务室。苏州丝绸行业各大厂都有保健站,一般有4至8名医务人员,有药房、换药室、注射室等,给职工和家属提供基本的医疗保健。

 有的保健站还有孕妇休息室和病休床位,让职工在保健站里卧床休息。据说因为有的职工开了病假,回到家后要做家务,并不能很好休息。有的工人开病假两天,有的开病假一天,有的是半天,在工作时间到保健站来休息,目的是让工人能确实获得休息。

 那时工人,可以在任何时候到保健站看病,一般小毛小病,比如高血压、感冒、寄生虫、急性肠炎、扁桃体发炎、腰酸臂痛、小外伤出血等,医务室都能及时处理。大多是配西药,一个小纸袋里放十几粒药,或者一瓶100“细细”(亳升)口服药水。红色的非那更药水、棕色的甘草合剂药水、乳白色的大力克药水、淡黄透明的复合维生素B药水,都是保健站药房里自己调制的,一大瓶倒放着在架子上,瓶口是一根小橡皮管,要配此药水了,橡皮管上的夹子一松,放满一药水瓶,贴张标签,上面写好姓名、服用方法和剂量,就成了。这药水瓶还需要押金,吃完药水将瓶还到保健站去,再取回押金。肌肉注射的青霉素乳剂,一瓶要几个人分用,要用时抽一点出来。保健站或医务室在上世纪80年代初是按当时低水平工资的总额提取大约5%为医药费。虽说那时保健站的水平比较简陋,用药比较节约,但是至少许多工人的常见病,可以首先到这里来得到诊治。我也记得厂里的管理人员、车间主任甚至厂领导,也是到这里来配药、打针,并无特殊。

 假如工人的病情,保健站医生治了两次没什么效果,或者工人自己提出,或者保健站提出,需要转院了。保健站开出三联或五联的记账单,让工人持单到医院去看病。这些医院和企业有特约关系,大约是医院和企业一个月结一次医药、诊疗、检验等费用。

 最让人难忘的是,保健站里,化验室的靠墙地下,还有一大网兜活的癞哈蟆(蟾蜍)。

 原来,将女工的尿液注射在癞哈蟆皮下,过了几个小时,检查一下,就能知道这女工有没有怀孕。丝织厂女工多,妊娠检查是厂医们每天都会遇到的一项重要工作。这样的办法今天当然早已淘汰,而每天乡下农民要给保健站送来一大网兜活癞哈蟆,给它注射女工尿液这个情景,可能许多人已忘怀,年轻人更是不知道了,但那时医疗保障,就是在这样的水平上起步的。

 食堂也是大礼堂

 上世纪60年代后我已经懂事,经常到振亚丝织厂去,车间里去得少,去最多的是食堂。食堂在厂区北面,大大的厅,放满桌椅。食堂同时也是大礼堂,西端隔出来几间做为图书室,东端是舞台。寒暑假时,我们常去厂里看连环画,听着礼堂对面车间里传出来的织机声,看着书或画报。看着看着,肚子有点饿了,忍不住眼光就斜向食堂北面的的厨房,那边食堂工作人员正在忙碌,不断地有饭菜香味飘出,十分诱人。

 到了吃饭时候,食堂将供应的菜和价格用粉笔写在小黑板上,挂出来,工人拿着铝饭盒、搪瓷菜盆和筷子从车间里来了,说的说,笑的笑,食堂热闹起来,吃饭是一个快乐的时刻。

 那时候工厂还供应馒头,有馅的少,无馅的多。食堂里就想了一些办法,甜馒头或者用糖精水,或者馒头上面揿上一粒红枣;咸馒头是放一点葱花、抹一点菜油的花卷。工人两只馒头一份白米薄粥,就是一餐。那时也有面条供应,不过工人大多是吃光面,用咸菜或茭白或榨菜炒肉丝,算是三种蛮好的浇头了。

 有时食堂说要包馄饨,风声传出,那可是件让大家喜悦的大事情了。那时猪肉供应紧张,馄饨主要是菜肉馅,青菜占馅的八九成。但苏州人讲究,馄饨要么不包,肉少点没关系,但菜一定要洗干净,而且必须开水烫过(叫焯水),配料要到位,香豆腐干,榨菜,切成细末,这两样东西馄饨馅中必不可少。一个工厂数千工人,嘴巴都很刁,而馄饨要包数万只,拌馅这些讲究一道也不能少。因此要想工厂食堂里吃一次馄饨,确实不是件容易的事。当有消息传出某天食堂要供应馄饨,工人们早就期盼着这一天,甚至家里人也都会知道,恨不得掐着指头算日子。到了这一天,一些科室人员也来食堂里帮忙,叫作“干部劳动”,有时人手还是不够,还会从车间抽调几个管理人员来帮忙包。食堂里挤满了人,有的工人买了自己舍不得吃,自带饭菜,馄饨带回家给长辈或孩子吃。说起来,馄饨也不是什么稀罕之物,厂里食堂一年不过安排吃个次把次馄饨,居然会引得全厂人如此轰动,今天想来,也想不通究竟是什么原因。

 到了春节前,有人在舞台里排练节目,各个车间分组出节目,参加演出的工人,多是聪明好看性格活泼的青年,一般是早、中、晚班下班后来排练一会。我们孩子有时就去看他们排练,有的吹,有的拉,有的唱,有的舞……实在是吸引人。先是门口换上了“欢度春节”红底金字匾,还挂上了大红灯笼,食堂里也挂起了彩色纸带,排练也穿上演出服装了,有时还化了妆,过年的气氛日益浓厚。到了演出那天,厂门大开,金吾不禁,天还未黑,职工和家属,甚至厂周边的街坊,就纷纷汇向厂里,个个喜笑盈盈,简直像是过盛大的节日。

 演出的节目,我至今还记得许多,如女声小组唱《六样机》:“老太婆活到六十几,种田人只看见家里几只鸡。人民公社办得好,亲眼看见六样机,拖拉机来抽水机……”;忘了是什么剧种的《打棍出箱》,讲一忠良之后逃避追杀躲到一陌生闺女房里的箱子里,哥哥回家,箱子里钻出个俊小伙子,闺女尴尬假哭,说是哥哥欺负了她,全场笑成一团;话剧《三月三》,是讲红军时期,一小媳妇回娘家,遇到一支“白狗子”军,她巧妙将他们带到红军的伏击圈里,戏在激烈的枪声和爆炸声中落幕,让人看得回肠荡气。还有一个相声是苏州街巷名从一到十,又从十到一,还有五种颜色的。

 企业的保健站、食堂等,培育出了职工和工厂之间家庭般的人企感情,这种感情也是社会总感情的一部分,我从童年时产生的对父母工厂的感情,穿过半个多世纪风风雨雨,至今未渝。【来源:姑苏晚报 作者:嵇元】
 

[!--pape.url--]
主办单位:四川省丝绸协会、四川省丝绸科学研究院、四川省丝绸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四川省蚕桑丝绸生产力促进中心
地址:成都市金仙桥路18号 联系电话:028-87667284 E-mail:scsilk@21cn.com
Copyright © 2011 四川丝绸网 版权所有 蜀ICP备12031489-1号 技术支持:华企资讯
微信公众号,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