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丝绸文化
当前位置:首页 > 丝绸文化
洞藏锦绣六百年之——两件元代对襟半臂短袄的保护与研究

一、文物的历史背景

20世纪末在河北隆化出土的鸽子洞洞藏元代文物67件套,这批文物一经发现即引起轰动。洞中物品因何藏于经年无人出入的山崖之上?又是何人所藏?至今仍是一团迷雾,待后人考证。鸽子洞出土的珍贵文物中有6件文书,根据其中《元至正二十一年正赦文》、《元至正二十一年四月过房残契》、《元至正二十二年兴州湾河西寨王清甫地契》等出土文书记载,这批洞藏文物具体时代应为元至正二十一、二十二年间(1361年-1362年),属于元末明初时期。此时正值明军大举北伐,隆化处于战事频发的地方。鸽子洞洞藏物品的主人推测可能为躲避战乱,匆忙之中将这批物品藏于洞中,之后因故未能返回取走。鸽子洞出土的纺织品、骨角器质地精良、工艺考究,加之结合文书记述内容来看物主应该不是一般平民百姓。

河北隆化鸽子洞洞藏出土文物中共5件一级品,其中衣衾类文物中有两件对襟半臂短袄均为一级文物,它们在颜色、服装形制、织造工艺等方面基本相同。蓝地菱格卍字龙纹双色锦对襟绵袄、蓝绿地黄龟背梅花双色锦对襟袄面,这两件短袄根据考证具有典型的元代半臂形制特点,与史料记载完全吻合。

1.webp.jpg

2359蓝地菱格卍字龙纹双色锦对襟绵袄(修复前)

2.webp.jpg

2325蓝绿地黄龟背梅花双色锦对襟袄面(修复前)

二、保护修复

由于这批纺织品文物出土后未经过科学系统的保护修复,加上隆化民族博物馆库房保管条件所限,故已出现明显的劣化态势。笔者有幸参与了这批珍贵纺织品文物的修复保护工作,并主持修复了这两件半臂短袄。

(一)、文物保存现状分析

根据观察及科学分析,目前这两件文物主要存在以下五个问题:

1、霉变

纺织品文物属有机质文物,加之在埋藏过程中受到多种污染、存在各种污渍。出土之后未经清洗养护,保管条件不善,出现长霉现象。因霉变已发生褪色、变黄、霉斑等不良后果,直接改变纺织品文物的外观,降低纺织品文物的质量。

3.webp.jpg

白色霉渍

2、多种污染物

出土的这两件半臂短袄为穿用过的服饰,文物存在粉尘、油污、汗渍、锈蚀、植物污染物等多种混合污染物,已影响到文物的外观,不利于保管,在适宜的温湿度条件下极易滋生霉菌。残留在文物上的污染物,有些停留在织物表面,危害尚不明显且较易于去除,有些已经渗透至纤维内部和夹层中,影响到文物的外观,这类顽固污染物必须彻底清除干净。

4.webp.jpg

脂肪、汗渍等混合污渍

5.webp.jpg

油渍

6.webp.jpg

锈蚀

7.webp.jpg

草籽及霉渍

3、硬化、脆化

纺织品文物出土后各种环境参数都发生较大变化,加速了纺织品文物劣化过程。这批元代纺织品服饰有的已开始变硬、脆化,遇外力极易发生断裂。尤其蓝地菱格卍字龙纹双色锦对襟绵袄内残留有绵絮,绵絮板结糟朽,附着大量污染物。

8.webp.jpg

绵絮板结、脆化

4、糟朽

由于藏品单位没有专用于纺织品保管的文物库房,这批纺织品文物长期处于不适宜的自然环境,温湿度的波动和光照加快了织物纤维老化程度,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纤维强度受损,有些看似完好的地方几乎是一触即碎,变得极为糟朽。

9.webp.jpg

脆化、糟朽

5、人为损坏

由于发现者为偏僻农村几个少年,这批纺织品出土后,大多被孩子们撕扯嬉戏,故损坏、破碎极为严重。破坏了文物原状、给修复和研究工作加大了难度。

10.webp.jpg

破损

11.webp.jpg

撕裂

(二)、保护修复技术路线和实施方法

根据文物病害状况,从消毒、织物分析、组织鉴定、清洗、整形、加固、补配等多个环节进行修复保护,修复工作流程如下:消毒→修复前记录及观察(文字记录、绘图记录等)→科学检测分析(织物染料测定、面料颜色测定等)→制定修复方案→实施修复(清洁→阴干→整形→修复材料选择及预处理→织补、加固)→预防性保护等环节对其进行修复保护。

1、消毒

选择环氧乙烷消毒法。环氧乙烷是当前用于文物杀虫灭菌比较理想的熏蒸剂,具有杀菌谱广、杀虫力强、渗透力强、挥发性好、低残留等优点,几乎所有的霉菌及基孢子、虫卵、幼虫、蛹、成虫都能杀死,因此,环氧乙烷消毒法是目前运用比较广泛、有效、成熟的技术。

2、修复前观察及记录

①观察记录:记录包含形貌、织造、材质、病害等详细情况的观察描述。

 蓝地菱格卍字龙纹双色锦对襟绵袄:

半臂形制,对襟,镶缘。衣长66厘米袖展通长103厘米。下摆宽55厘米,袖口宽36厘米,缘宽4.7厘米,白绢领围宽2.4厘米。立领内外衬纸边。袄面为蓝色织锦面料,蓝色地上显浅灰蓝色花纹。纹样为卍字方棋纹地龙纹图案,单位纹样高9厘米,宽5厘米,纹样为一正一反两条夔龙,呈四方连续排列。

面料经线:蓝色,投影宽0.15毫米,无捻,密度每厘米63根,三根一组,2/1斜纹。纬丝共有两组均为浅蓝色,一组地纬,一组纹纬,投影宽均为0.3毫米,无捻,密度均为每厘米44根,幅宽28厘米,颜色保存较好。里衬为白色绢,经线:白色,投影宽0.2毫米,密度每厘米34根;纬线:白色,投影宽0.2毫米,密度每厘米34根。幅宽58.5厘米。衣襟镶白色纱地戳纱绣花边,采用白、黄、绿、棕、湘等颜色丝线,纳绣花卉、蝴蝶及人物图案。白色纱地为二经绞组织,绞经密度为每厘米36根,纬线密度每厘米20根。

遍布粉尘及白色霉渍。背部及两袖部有大面积脂肪、汗渍混合污染物。面料多处撕裂,衬里有破损。袄内絮丝绵,但大部分缺失并污渍严重,衣下摆处内里有草籽及携带白色霉渍。领缘内衬糟朽、酥脆。多处压痕、褶皱。

蓝绿底黄龟背梅花双色锦对襟袄面:

半臂形制,对襟,宽领。衣长64厘米袖展通长98厘米。前衣长60厘米,其下摆两面宽各26厘米,后襟衣长64厘米,下摆宽55厘米,两袖通长98厘米,袖口宽32厘米,领宽4.2厘米。面料幅宽57厘米。缝纫时扣边0.8厘米,采用加捻黄色丝线,针脚0.3-0.5厘米,针距0.5-0.8厘米。

衣物为袄面,面料为蓝绿色地,黄色纹提花,锁子纹组成龟背骨架,内填朵花。面料经线:蓝色,无捻,投影宽0.15毫米,密度每厘米72根;纬线:黄色(拟金色),无捻,投影宽0.1毫米,密度每厘米50根。双色锦背面黄色丝线为长抛线,

遍布粉尘、白色霉渍及油渍。领缘镶边缺失。内里无衬,故内部丝线有多处磨损、脱落,尤其衣下摆磨损严重。背部中心处有锈斑。压痕、褶皱严重。

②绘图记录:一般绘制服饰尺寸图、病害图、纹样图、面料织造结构图等。

蓝地菱格卍字龙纹双色锦对襟绵袄:

12.webp.jpg

 尺寸图   

13.webp.jpg

领部尺寸图

14.webp.jpg

单位纹样图

15.webp.jpg

纹样图

蓝绿底黄龟背梅花双色锦对襟袄面:

16.webp.jpg

尺寸图 

17.webp.jpg

单位纹样图

18.webp.jpg

纹样图

3、色彩科学分析

①织物染料测定

本次染料测定综合采用显微观察、激光拉曼测试、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对鸽子洞出土的纺织品纤维进行分析研究。该组样品均为修复时织物脱落的少量丝线(长度最少的约1cm。),通过多种分析手段相互佐证表明,这两件服饰样品为丝织品,系采用蓝草中的靛蓝染色,色素成分有靛蓝素和靛玉红。样品中色素成分比例不相同,推测至少在元代,人类已经能够有意识的调整制靛工艺,染出自己需要的色光[1]。

②面料色彩测定

利用美国爱色丽分光光度仪测定,该检测主要验证在纺织品文物清洗方面保护修复的效果是否科学有效。以蓝地菱格卍字龙纹双色锦对襟绵袄为例。

对蓝袄几处代表性部位进行色彩量化及清洗前后色差对比,测试结果表明右襟边缘镶边包裹及左袖处清洗后亮度有所增加,对本身的蓝色色泽影响甚微。右下衣角污渍处,清洗前b*值偏大,表明色彩偏黄,而清洗后b*值明显降低,偏文物本身应该有的蓝色色调,可见污渍已经完全去除。同样右襟白色污渍处、背面右腋下部与背面右腋白色污渍处b*值均有所降低,表明清洗后已基本去除了文物受污染时泛黄的色彩,使文物重返本色[2]。 详见下表:

蓝地菱格卍字龙纹双色锦对襟绵袄

18-1.png

4、修复保护

这两件服饰几百年折叠挤压在土坑中,服装形制、面料已叠压变形,折皱严重,并有多处撕裂、破损状况。均需要平整、加固和补配。根据污染状况,可以发现污染因素无外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常接触的一些物质所造成,如油渍、汗渍、蛋白、泥土、灰尘及碳酸钙结晶等。针对不同的污染因素采用不同的技术路线和实验方法。本次修复根据制定的修复方案,实施了清洁→阴干→整形→修复材料选择及预处理→加固、补配→预防性保护等环节对其进行修复保护。具体修复技法可参见《洞藏锦绣六百年—河北隆化鸽子洞洞藏元代文物》一书。

19.webp.jpg

蓝地菱格卍字龙纹双色锦对襟绵袄修复后正面

20.webp.jpg

蓝地菱格卍字龙纹双色锦对襟绵袄衣襟镶白色纱地纳绣花边局部

21.webp.jpg

蓝绿底黄龟背梅花双色锦对襟袄面修复后正面

22.webp.jpg

蓝绿底黄龟背梅花双色锦对襟袄面修复后背面

 三、两件半臂短袄形制考

(一)半臂形制发展渊源考证

关于半臂这种形制的服饰,最早的记述见于汉代刘熙《释名·释衣服》:“半袖, 其袂半襦而施袖也。”[3]但这一时期出土实物中可以分辨出短袖衣的文物十分鲜见。沈从文在《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中记述:“半臂又称半袖,是从魏晋以来上襦发展而出的一种无领(或翻领)、对襟(或套头)短外衣,它的特征是袖长及肘,身长及腰”。《事物纪原》卷3引《实录》:“隋大业中,内官多服半臂,除即长袖也, 唐高祖减其袖,谓之半臂”。[4]据此自唐代短袖罩衣,正式被称之为半臂。半臂开始流行时,起于隋代宫廷内,先为宫中内官、女史所服,唐代传至民间,男女均可穿着。到了唐代中后期,半臂逐渐演化为妇女的专用服装。半臂的兴盛时期是在唐代前期,中期以后便有了显著的减少。隋唐时期半臂有对襟、套头、翻领或无领式样,袖长齐肘,身长及腰,以小带子当胸结住。因领口宽大,穿时袒露上胸。多穿在衫襦之外。隋唐时期半臂的服装形制大量出现在壁画、陶俑等文物中。至宋代,半臂在多数文献中被称为半袖或背心。这一款服饰在武士之间十分流行,主要得益于此款式在行走时十分便利。官员之间穿着这种服饰只局限在私室或燕居。自战国一直发展到宋代半臂是一直存在的一种服装类型,其形制基本上都是遵循着对襟短袖长服,也可以是对襟短袖上襦的样式,形制没有出现较大的变动,只是不同时期适用人群和场合有所区别。[5]

23.webp.jpg

法门寺地宫出土唐代大红罗地蹙金绣半臂冥衣[6]法门寺博物馆藏

24.webp.jpg

唐代缠枝宝花团窠花卉纹锦半臂[7]成都博物馆馆藏

25.webp.jpg

南宋黄岩赵伯澐墓出土对襟缠枝葡萄纹绫袄[8]中国丝绸博物馆藏

(二)、元代半臂形制考证

元代服装,以长袍为主,样式较辽代的稍大。半臂的服用更加普遍、更加多样化, 从宫廷至民间, 从百官至普通民众, 无论男女皆服用。自元代起,半臂成为男女短袖服的通称,但女性穿着更普遍。妇女常在常服襦裙外套一件半臂,称为襦裙半臂。形制上也较前代有所变化。主要有三种形制:

1、直领齐腰式半臂:这种款式基本延续了唐宋时期的短袖、直领、对襟、束带的半臂形制。元代这种款式半臂有不少出土实物。其中内蒙古元集宁路故城遗址出土,内蒙古博物馆馆藏的棕色罗花鸟绣夹衫是目前所发现的元代彩绣服饰中的重要代表之作。这件服装短袖、对襟、直领,彩绣图案多达 99 个,题材为元代流行的春山秋水。在洛阳道北元墓发掘的元代文物中,出土一侍女俑,该陶俑身穿的服饰就是对襟直领齐腰半臂袄,这是典型的隋唐服制形式。除此之外,在西安曲江池西村,考古工作者发掘的文物中,女俑也身着窄袖衣,外套形制为直领齐腰半臂短袄。元代壁画中也大量出现了此种形制的服饰,如陕西横山县罗圪台村元墓壁画《墓主夫妇并做图》,图中墓主夫妇6人坐于长塌上,男主人坐于中间,头戴深红色帽,内着红色窄袖长袍,外穿白色宽袖长袍。五位夫人发饰相同,均头梳双丫髻,内穿左衽袍,外罩各色直领齐腰半臂短袄。1982年赤峰市元宝山区宁家营子村老哈河西岸“沙子山”西坡发现了元代壁画,壁画中有彩绘《墓主人对坐图》,其中女主人身穿左衽紫色长袍,外罩直领深蓝色齐腰式半袖袄。女主人身后站立的女仆身着窄袖左衽粉红袍,外罩直领、齐腰式半臂袄。

26.webp.jpg

陕西西安曲江元墓出土加彩女俑[9]

27.webp.jpg

陕西横山县元墓壁画《墓主夫妇并坐图》[10]

28.webp.jpg

内蒙古赤峰市宁家营子元墓壁画《墓主人对坐图》[11]

 2、方领齐腰式半臂:由于元代与高丽之间的政治联姻,元代宫廷内高丽式服饰盛行一时,对半臂的服饰形制也有所影响,其形制与比肩的衣袖很相似,但此衣是方领、过腰式。元张昱《宫中词》:“宫衣新尚高丽样,方领过腰半臂载。连夜内家争借看, 为曾着过御前来”[12]。中国丝绸博物馆馆藏元云头龙凤杂宝纹暗花绫半臂袍,领型为方形,对襟有七颗纽襻的半臂袍。

29.webp.jpg

元云头龙凤杂宝纹暗花绫半臂袍[13]中国丝绸博物馆馆藏

3、交领过膝长袍式半臂:元代出现了一种与前代半臂形制迥异的交领、右衽、腰束带、两边开衩、袍长过膝的半袖长袍,一般穿在质孙服外。这是极负元代特色的蒙古式服饰形制。《元史·舆服志》载:“服银鼠, 则冠银鼠暖帽, 其上并加银鼠比肩。俗称曰襻子答忽。”[14]清初王士禛《居易录》载:“今谓皮衣之长者曰褡护。” 又云:“半臂衫也。”[15]上文所叙述的衣服搭配形式是当时元朝统治者在每年冬季,所能够穿的十一种服装中的一种,在当时又被称之为答忽衣。这种蒙古族所着交领,右衽,袍长过膝的半臂是元代流行的比肩[16]

(三)、小结

根据文献记载及考古出土的壁画、陶俑等实物相互佐证,本次修复保护的两件鸽子洞洞藏半臂短袄皆属直领齐腰式半臂形制。这种传习了隋唐时期的半臂形制服饰在文献及实物例证中最为常见,可以说元代在建国之后,随着政治的稳定,当时蒙古贵族及百姓更喜传统形制的半臂短袄。元朝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少数民族执政的朝代,但在礼仪制度上更是积极效仿中国的汉唐之制。从半臂形制的发展可以看出元朝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服饰形制即继承了古时遗风,又吸纳了多元文化元素,并结合蒙古族特点形成了其特有的服饰文化体系。

参考文献:

[1]何秋菊:织绣品蓝色染料科学分析,洞藏锦绣六百年—河北隆化鸽子洞洞藏元代文物,文物出版社,2015年1月。

[2]贾汀:纺织品文物的保护修复技术路线,洞藏锦绣六百年—河北隆化鸽子洞洞藏元代文物,文物出版社,2015年1月。

[3](东汉)刘熙撰:(清)王先谦撰集,释名疏证补,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4](宋)高承:事物纪原 丛书集成初编·第1210册,北京: 中华书局,1985。

[5]胡越:元代襦裙半臂形制特点及来源考证,兰台世界,辽宁省档案局(馆) 辽宁省档案学会,2015.18期 P136。

[6]图片转自:黄能馥陈娟娟:中国丝绸科技艺术七千年,中国纺织出版社,2002年12月,图6-28。

[7]图片转自:周询、杨叶语半臂唐衣半江山,成都博物馆公众号2017-12-29。

[8]图片转自:民族服饰博物馆:浅谈“敬天惜物”造物思想在中国传统服饰中的应用,民族服饰博物馆微信公众平台,2017-11-23。

[9]图片转自:梅华:中国服装史,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99年04月,P255(8—71)。

[10]图片转自:张宏瑜:穹庐一曲本天成--蒙元时期内蒙古等地区墓室壁画中的女性形象研究,陕西师范大学,博硕论文,图3.16。

[11]图片转自:董新林:北方地区蒙元墓葬初探,考古,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2015年09期,P117图二。

[12]陈高华点校;辽金元宫词,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 1998.17 -19。

[13]张国伟:元代半臂的形制与渊源,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13年01期,图八,P58。

[14]元史·舆服志(卷78),北京:中华书局, 1976, 1929-1930。

[15](清)王士禛 :居易录(丛书集成初编·文学类),北京:中华书局, 1985。

[16]董晓荣:敦煌壁画中蒙古族供养人半臂研究,敦煌研究,2010年第3期,P31。

走进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

30.webp.jpg

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是1988年开始筹办,2000年经北京市文物局批准正式成立的,是中国第一家服饰类专业博物馆,是集收藏、展示、科研、教学为一体的文化研究机构。旨在服务社会,为教学、科研提供专业化资源,成为民族服饰文化的基因库。向世界传达中国文化的丰富和厚重,成为中国服饰文化交流、研究的良好平台。

民族服饰博物馆现有展厅面积2000平方米,设有少数民族服饰厅、汉族服饰厅、苗族服饰厅、金工首饰厅、织锦刺绣蜡染厅、奥运服饰厅、图片厅等七个展厅,还有供教学及学术交流活动使用的多功能厅以及可以与观众实现互动的中国民族传统服饰工艺传习馆。

民族服饰博物馆收藏有中国各民族的服装、饰品、织物、蜡染、刺绣等一万余件。还收藏有近千幅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拍摄的极为珍贵的彝族、藏族、羌族的民族生活服饰的图片。

博物馆积极开展民族服饰文化与现代设计教学和科研等活动。从服饰文化研究,服饰设计研究,服饰技艺传习等方面,探索博物馆研究与教学实践、设计实践相结合的新思路、新途径。博物馆设有民族服饰文化方向硕士点,也是学院博士项目的科研、实践基地。

民族服饰博物馆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已被正式授予“北京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北京市科普教育基地”、“北京市青少年外事交流基地”的称号。为传承、创新、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发挥重要的作用。

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

民族服饰素材库网址:http://www.biftmuseum.com/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樱花东路甲2号北京服装学院综合楼A座3层

电 话:010-64288067/010-64288261

邮 件:bwg@bift.edu.cn

邮 编:100029

微信号:biftbwg

开放时间:

每周二 上午 : 08:30-11:30 下午 : 13:30-16:30

每周四 上午 : 08:30-11:30 下午 : 13:30-16:30

每周六 下午 : 13:30-16:30

(注:闭馆前30分钟停止入馆,国家法定节假日、寒暑假闭馆)

[!--pape.url--]
主办单位:四川省丝绸协会、四川省丝绸科学研究院、四川省丝绸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四川省蚕桑丝绸生产力促进中心
地址:成都市金仙桥路18号 联系电话:028-87667284 E-mail:scsilk@21cn.com
Copyright © 2011 四川丝绸网 版权所有 蜀ICP备12031489-1号 技术支持:华企资讯
微信公众号,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