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丝绸文化
当前位置:首页 > 丝绸文化
黄道婆:三十多年崖州学艺 终成一代“纺织女神”

 众所周知,黄道婆是我国伟大的棉纺织技术革新家。然而,鲜有人知的是,黄道婆少时沦落三亚,在崖州学艺生活了30多年,向当地百姓学习纺织技艺,并带回松江乌泥泾,然后通过自己的努力,革新了棉纺工具和棉纺技术,不但促进松江乌泥泾棉纺织业的发展,而且迅速传播到江淮、湖湘、川蜀乃至中原地区,对十三世纪中国纺织业的发展做出了不朽的贡献,从一名卑微民女变成名扬天下的“纺织女神”。

 黄道婆是哪里人?一说上海乌泥泾人,另一说崖州人

 “黄道婆是哪里人,为何会沦落崖州?”海南热带海洋学院教授林日举回答采风团读者,黄道婆出身微贱,史书没有给她立传,由于她为松江乌泥泾人作出贡献,逝世后乡里人为她立祠,关于她的故事就在民间开始流传。

  最早记载黄道婆事迹的文人著述当属陶宗仪的《南村辍耕录》和王逢的《梧溪集》,这两本书中都提及黄道婆。其中,《南村辍耕录》里写道“有一妪名黄道婆者,自崖州来,乃教以做造捍弹纺织之具……”没有明确说黄道婆是哪里人。而后来的《梧溪集》记述:“黄道婆,松之乌泥泾人,少沦落崖州。”对黄道婆的生平和籍贯做了补充。

 林日举认为,陶宗仪移居松江府写作《南村辍耕录》的时间,距离黄道婆回到乌泥泾的年代不过五六十年,黄道婆在松江地区的影响还在延续,所记事迹应是可信的。而王逢在乌泥泾生活了20年之久,写作《梧溪集》时距黄道婆回松江时也不过60年,且《梧溪集》是应上海知县之邀而作,作时必经一番深入了解,所记黄道婆事迹应是属实的。

 由此可以得知,黄道婆是松江府乌泥泾人,少年流落到崖州。“这两本书关于黄道婆的记述很简短,到新中国成立后,人们不断地挖掘地方志、传说亦或是民族学的材料,这个人物才逐渐丰满起来。”林日举边说着边从背包里掏出一摞有关黄道婆研究的书籍、论文来。

 资料显示:据调查,黄道婆出生在松江乌泥泾的一个贫苦劳动人民家里(出生的年代大约在南宋理宗嘉熙末或淳祐初年,约1245年)。幼年当童养媳,由于受尽封建礼教的虐待,黄道婆实在忍无可忍,毅然在一天夜里逃了出来,匆忙间躲入停泊在黄浦江边的一只海船上。原来这艘海船是要到崖州经商的,她就这样随着海船离开了故乡,到了海南岛的崖州。

 “关于黄道婆的身世,研究界还有一些别的声音。有些研究者认为黄道婆就是崖州本地人。”三亚市作协原主席、市政协社法委原主任罗灯光则认为,陶宗仪和王逢对于黄道婆的记述过于简短,且不够详实,尤其是王逢的《梧溪集》写黄道婆的内容是诗歌创作,可信度较低,关于黄道婆的籍贯历来有争论,这两本书籍中都没有写清楚,且年代久远,缺乏有力史料佐证。

 “我与诸多本土文化人认为黄道婆是崖州人。”罗灯光强调,“黄道婆居崖州37年,这是无论持哪一种观点者都认可的事实。据此,我们要为黄道婆正名:她是崖州水南村原籍的村民,不是荣誉村民。”

 黄道婆在崖州学艺30多年 向当地百姓学习纺织技艺

 黄道婆的籍贯虽有争议,但她在崖州学习纺织技艺,在纺织技术上作出巨大贡献是不争的事实。

 罗灯光说,根据著名学者史树青的说法,黄道婆生于1245年,卒于1306年。在崖州大约是15岁至52岁。“一个61岁的人,37年在崖州,崖州当是她生命中最重要的地区。”

 1月5日上午,三亚日报历史文化采风团驱车前往崖州,抵达传闻为黄道婆曾居住的广度寺(俗称观音阁)旧址,这里早已不见当年古寺的踪影,建起了城西小学。林日举摊开《黎族民间故事选》和自己的研究论文,带领采风团成员穿越数百年历史,回到黄道婆拜师学艺的古崖州。

 《黎族民间故事选》写道:黄道婆到崖州后,看见黎族妇女的棉纺织技术和工具都很先进,心灵手巧的她立志向黎族妇女学习,很快就掌握了黎族的纺织技术和工艺,织出了色彩鲜艳、有奇花异草、飞禽走兽等花纹图案的筒裙、被面,令人赏心悦目,啧啧称赞。

《三亚史》显示,宋代,织吉贝布已成为黎汉同胞的重要生产活动。苏东坡被贬儋州时就曾写诗说一位黎族老人在寒冬赠他吉贝布:“遗我吉贝布,海风今岁寒。”宋元时期,纺织业在崖州具有一定的发展规模,崖州是海南南部纺织业和纺织品交易的中心。

  “当时黎族纺织技术比较先进,而黄道婆在崖州生活了30多年,纺织技艺必定受到黎族先民的影响。”林日举说,在《南村辍耕录》里的记述也证实了这一观点:“错纱配色,综线挈花,各有其法。以故织成被褥带帨,其上折枝团凤棋局字样,粲然若写。”所述的与黎族纺织业的工艺技术和图案极为相近,因此,黄道婆在崖州向黎族人学习纺织技艺是成立的。

 改造纺织生产工具 回乡传授纺织技术

 在崖州30多年里,黄道婆从一个出逃女子逐渐长成了拥有一身织绣本领的妇人。然而“落叶”终要“归根”。林日举介绍,在元朝元贞间(1295年至1297年),黄道婆因思念家乡告别崖州,“始遇海舶以归”,返回松江乌泥泾。

 “当时棉花种植已经在长江流域大大普及,但是纺织技术却仍然很落后。”林日举说。于是,拥有一身织绣好本领的黄道婆致力于改变家乡落后的棉纺织业现状,并结合自己几十年丰富的纺织经验,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精湛的织绣技术传授给了故乡人民。

 黄道婆的贡献主要可以分为两点,一是改造工具,二是传播“错纱配色、综线挈花”等先进的技艺。黄道婆在返回上海后,发现家乡的纺车普遍使用的是旧式单锭手摇纺车,功效很低,很难满足当时生产的需要。于是,黄道婆便找来木工师傅,经过多次实验,终于将单锭手摇纺车改造成为三锭棉纺车,使纺纱效率一下子提高了两三倍,并在松江一带很快得到推广。

  纺车效率提高了,但织绣技艺仍然比较落后,于是黄道婆借鉴我国传统的丝织技术,汲取黎族人民织“崖州被”的长处,总结出了一套比较先进的织造技术,热心向人们传授。因此,当时乌泥泾出产的“被褥带帨”等棉织物,上有“折枝团凤棋局字样”等各种美丽的图案,鲜艳如画。一时间,“乌泥泾被”不胫而走,引来上海、太仓等多地竞相仿效,风靡全国。这些纺织品远销各地,很受欢迎,很快松江一带就成为全国的棉织业中心,历几百年久而不衰。

 18世纪乃至19世纪,松江布更远销欧美,被称为“衣被天下”,获得了很高声誉。“可以说黄道婆就是黎族棉纺织技术的北传使者。”林日举说。

 罗灯光认为,不管崖州是黄道婆的第一故乡还是第二故乡,三亚都要予以纪念。他建议建造黄道婆雕像,在城西小学立碑勒石铭记黄道婆遗迹,选择一条路命名“道婆路”或者“织女路”等,让黄道婆“重回崖州”。

 三亚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古代的黄道婆解决了人们穿衣的问题,现代的袁隆平在三亚解决了吃饭的问题。罗灯光还呼吁将黄道婆与袁隆平结合打造成为“男耕女织”的“衣食父母”,这样的创新宣传模式将给三亚文化注入更多的活力,打造专属三亚的文化旅游品牌。

 

 (来源:三亚日报)

[!--pape.url--]
主办单位:四川省丝绸协会、四川省丝绸科学研究院、四川省丝绸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四川省蚕桑丝绸生产力促进中心
地址:成都市金仙桥路18号 联系电话:028-87667284 E-mail:scsilk@21cn.com
Copyright © 2011 四川丝绸网 版权所有 蜀ICP备12031489号 技术支持:华企资讯
微信公众号,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