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丝绸文化
当前位置:首页 > 丝绸文化
蜀锦文化需要抢救性保护 | 几千年的辉煌,很有可能在我们这代失传

 【蜀锦文化历史】蜀锦是如何价值千金的

蜀锦,专指蜀地(四川成都地区)生产的丝织提花织锦。四川古称“蜀”、“蜀国”和“蚕丛之国”,这里桑蚕丝绸业起源最早,是中国丝绸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蜀锦兴于春秋战国而盛于汉唐,因产于蜀地而得名,在我国传统丝织工艺锦缎的生产中,历史最悠久,影响最深远。蜀锦在发展的历史过程中,有几大历史时期。

640.webp.jpg

1、汉代蜀锦

汉代蜀锦的兴起有其特有的自然地理因素,温暖湿润的气候及独特的水资源是蜀锦生产发展的先天性条件,同时,秦及汉政府对巴蜀地区的开发,特别是李冰都江堰的修造,极大改善了巴蜀地区的交通条件,使得隔绝之地,道路纵横。

 

发达的交通条件也为蜀地织锦业的生产带去了中原地区先进的丝织品生产技术,在较大程度上改进了该地区的织锦技术,促进了蜀锦商品化生产及蜀锦贸易业的发展,此外,社会上层及地方豪族对蜀锦的消费引导及文人、士大夫的宣传,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蜀锦的兴起。

640.webp (1).jpg

2、隋唐时期

隋时,成都织造的绫锦,质量精美。唐代有“贞观之治”和“开元之治”,蜀锦无论生产规模还是技艺都进入到一个鼎盛时期。蜀锦代表着中国古代丝织技艺的最高水平。这些精美的蜀锦,通过丝绸之路和其他贸易途径,广泛流传海内外。蜀锦当时大量流入日本,许多“蜀江锦”被视为日本国宝,至今日本京都正仓院、法隆寺仍有收藏。

640.webp (2).jpg

3、宋代蜀锦

 

宋代时期,成都建“成都府锦院”,主要生产皇室用锦、贸易用锦,南宋后期,政治经济中心南移,织锦中心随之转移,虽然蜀地继续发展着,但到元朝以后,生产规模等已经不及之前。

 

宋代蜀锦,技艺之精湛、锦纹之精美,不仅继承了以前的风格,更有了创新和发展。较有特色的一点是,在圆形、方形、多边几何形图案骨架中加入几何图案的旋转、重叠、拼合、团叠,绘图方面采用了牡丹、菊花、宝相花图案,让蜀锦达到锦上添花的效果,具有特殊风格。

640.webp (3).jpg

4、明清时期

明朝后,蜀地丝织业较元代有所恢复和发展。但在明末清初,蜀地遭遇了史无前例的战乱。清代初期,织品花样只剩下一种。自康熙起,清初外逃或被掳走的织锦艺人才陆续回到成都,重操旧业,开始缓慢恢复。

 

清咸丰元年,太平军占领江宁(今南京),清朝将“织造府”迁至成都,从而促进了蜀锦的发展。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禁止民间穿绸缎和不准用玄黄色的“衣禁”取消,团花马褂和锦缎鞋帽风行一时,蜀锦出现了“黄金时代”。据《清朝续文献通考》记载,光绪年间,“成都有机房二千处,织机万余架,织工四万人;丝织品占全川总额百分之七十,成都以产锦为主”,生产出了并称“晚清三绝”的“月华”、“雨丝”、“方方”锦。

640.webp (4).jpg

 

历代生产情况

成都历来是蜀锦生产和商贸中心,汉代时已是我国著名的五大都会之一,历史上有三条丝绸之路,蜀锦通过这三条丝绸之路而名扬海内外,一是剑门古栈道直达长安,称北丝绸之路;二是成都九眼桥岷江水路到嘉州入长江出海;三是茶马古道经雅安分道西藏、云南,前者到达印度、波斯,后者到达东南亚诸国。

 

西汉杨雄在《蜀都赋》中描述:“若挥锦布绣,望芒兮无幅,尔乃其人,自造其锦……,发文扬彩,转代无穷。”说成都“挥肱(手腕、手工)织锦”,“展帛刺绣”(蜀绣)的手工业者很多很多,产量很大,数量像丛生的芒草那样多。

 

汉代,宫廷和官府对织锦的需求量大增,在成都东南隅(今之宝云庵和百花潭以东,西较场笮桥之南)围城建织锦工场,设锦官督造,称为“锦官城”,城南的流江由于织女们在江边“濯锦”称为“锦江”和“濯锦江”,买卖蜀锦的集市称为“锦市”,锦工居住地称为“锦里”,官府设置的驿站称为“锦官驿”,可见当时织锦之盛。在新疆尼雅地区古精绝国国王和王后的陵墓中出土的汉代“蜀锦五星锦”就是最好的佐证,该实物残片现被新疆博物院馆藏,为国家一级文物,由此足见当时蜀锦在对外交往中的地位和作用。

 

三国时期,蜀国丞相诸葛亮十分重视耕织,发展农桑,采取措施扩大蜀锦生产,奠定了进一步振兴蜀锦的坚实基础,还亲自在家居之地——城西南双流县九江葛陌村种桑八百株,以励军民。他在军令中强调:“今民贫国虚,决敌之资,唯仰锦耳”“军中之需,全籍于锦”。可见蜀锦在三国时期就已驰名天下,蜀锦在蜀汉政权的经济、军事、外交等活动中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

 

唐代大诗人杜甫的《白丝行》诗云:“缲(同“缫”)丝须长不须白,越罗蜀锦金粟尺”,足见当时蜀锦的金贵和生产的繁荣。随着唐代社会经济的发展蜀锦生产无论规模与技艺都进入了一个鼎盛的发展时期,并通过剑门蜀道,茶马古道,岷江水路等与各国进行贸易交流。隋唐以来,中日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蜀锦大量注入日本,其中一部分为唐王朝对日本使者和王室、寺庙的赠礼,至今在日本流传下来的许多“蜀江锦”被当作日本的“国宝级文物”,“正仓院宝物”等珍藏至今。这些名贵的唐代蜀锦如格子红锦、唐花纹长斑锦、蜀江锦褥裂、赤狮凤纹蜀江锦、蜀江太子御绢伞和赤地璎珞、蜀江文阑绢裂等众多产品被收录在“日本古代染织图案”、“日本御物上代染织物”之中。由于蜀锦制作工艺技艺复杂,图案精美,织地细腻,绝大多数产品基本上用于给皇室进贡和对外交往。

 

1972年,在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226号墓出土的蜀锦“黄色连珠龙纹绮片”的背面有墨笔行书题记:“景云元年,折调紬(读绸)绫一疋,双流县八月官主簿史渝”字样,是全国出土丝织物中唯一记载有出产之地的蜀锦织物,实属罕见的绝世珍品,(该残片现藏于新疆博物院,为国家一级文物)。注:景云元年,指唐代景云元年,距今一千二百七十余年。

 

唐代诗人刘禹锡诗云:“濯锦江边两岸花,春风吹浪正淘沙,女郎剪下鸳鸯锦,将向中流匹晚霞。”可见当时成都地区生产蜀锦的规模和繁荣景象。

 

 

宋代,成都府尹吕大防建成都锦院于府治之东,号锦官楼,保持了庞大的生产规模,宋史上称“蜀织衣被天下”,又云:“蜀土富饶,丝帛所产……蜀织工甲天下,号冠天下”。元朝费著的《蜀饰语》云:“蜀以锦擅名天下,故城名‘锦官’,江名‘濯锦’”。到明清时代,成都与江苏、浙江一起形成了中国的三大织锦中心。

640.webp (5).jpg

 

蜀锦工艺

 

蜀锦,以桑蚕丝为主要原料生产的具有地方风格(原古蜀郡现成都地区)的提花锦类丝织物。常以多重彩经或彩纬起花,分为“经锦和纬锦”两大类。

640.webp (6).jpg

 

蜀锦生产制作工艺流程由四部分组成:

 

纹织工艺设计、装造设计工艺、丝织准备工艺、丝织品上机织造。

 

按照蜀锦纹织工艺设计要求,将图案和色彩转换(行话称为编结)成可程序控制的提花织造工艺语言——花本,然后将花本过到花楼织机上要提花的纤绳中(称为过花或上花、接花本)。

 

而纤绳的多少由纹织物的经线数决定,然后由装造工人挽综丝、纤绳下料、挽把、烫蜡、挂吊、连接,按程序组装到花楼织机上。

 

再将整理好的经线按纹织工艺要求挂下坠、穿综、过筘(上述所有的工种工序行话称为:打瓤子、穿吊,书面用语为:纹织装造)

 

 

花楼木织机在织造中以人工作为动力两人上下配合,而电动织机以电作为动力一人操作,人机合一便生产出精美的蜀锦锦缎。

 

640.webp (7).jpg

 

上述工作完成后再行织造,织造工艺最大特点就是通经通纬。

 

(注:通经通纬意指织造时,各种颜色的纬丝直接通过经丝开口,经特殊工艺设计需要该种颜色出现时,就出现,不需要该种颜色时就隐去)。

 

640.webp (8).jpg

 

1、纹织工艺设计

 

小样设计→点意匠→纹织组织设计→纹板制作(挑花结本)   

 

代表工艺为点意匠和挑花结本(纹版制作)

 

640.webp (9).jpg

 

点意匠:

蜀锦设计师根据花楼织锦机的技术参数及产品工艺提供的技术条件,进行纹样设计(包括纹样图案、花色)。

 

从设计出的纹样到能够体现技术参数,就需要在意匠纸上进行"点意匠"的作业。

 

根据织机纹针数(甲子数)、织物的经纬密度、纹样类型及纹样大小选择意匠纸,确定意匠纸的纵格数和横格数,按织物组织绘制意匠及设色。

 

640.webp (10).jpg

 

挑花结本:

蜀锦小花楼织机要织出结构严谨、 多彩复杂的纹样,需要一个能够控制经丝升降,并按照程序织入纹样需要的多色纬线的提花控制装置的花本,而制作花本的作业,在古代蜀锦织造技艺中被称为"挑花结本"。

 

挑花结本工具包括:花绷子、花扦子、拉花钩。挑花就相当于机械提花织锦纹样制作工序的踏纹版作业,过线就相当于纹版。

 

2、装造设计工艺

 

装造工艺设计(打瓤子)→提花机组装工艺→织造工艺设计→织机安装工艺设计

 

640.webp (11).jpg

 

装造:

上机装造主要是指将甲子线(纤线)与花楼木织机的"爪拉子"连接起来,并且进行分扒分丛穿入花扒的作业。

 

定扒:

花扒是穿纤线的横架板。蜀锦花楼织锦机上机前需首先定扒数,即确定需要分几个花扒上机。花扒数确定的依据是花纹的长度和产品的纬密。

 

根据现存的蜀锦花楼织锦机的技术装备条件,一根纬线相当于一根过线(开一次口,投一次梭),一根过线相当于一块纹板。

 

 

手工木质花楼织机改为电动花楼织机,使锦缎织物幅宽从60多厘米增幅到150多厘米,并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花色品种、产量、质量、安全生产多大幅提高。

 

3、丝织准备工艺

 

原料前处理→原料桑蚕丝选检→浸泡脱胶→烘晾→络丝→捻丝→并丝→复捻→成绞→精炼染色→络丝→成筒→整经→卷轴→接头→过结→试机(如果纬线是蚕丝就还要卷纬,行话称:打纡儿)

 

原料选用:经线为染色桑蚕丝,纬线为染色桑蚕丝或有光木浆丝或棉浆丝。(有光木浆丝、棉浆丝称为人造丝)。

 

而一般普通织锦原料的经、纬线一般都采用染色蚕丝或超细D(旦尼尔)的化纤丝,如:涤纶丝、锦纶丝、尼龙丝等。

 

4、上机织造工艺

 

往昔:

蜀锦手工织造使用的是小花楼木织机,操作时需要两人配合,上下两层,居上者为"挽花工"(又叫拽花工),按规定顺序接线提经,下位者为"投梭工",在下面引线打纬,两位工匠密切配合,同时进行。

 

花楼木织机长6米、宽1.5米、高5米,纤线11000多根,投梭工在投梭的同时踩在脚下控制综框起伏的顺脚杆竹竿多达16根,不论寒冬腊月,为了用脚部区分每根杆子,都始终保持赤脚操作。

 

640.webp (12).jpg

 

染色工艺

 

蜀锦的工艺与加工方法,是由桑蚕丝的特性所决定的。首先要缫丝(古称治丝),然后从纴(方形的丝框)上取下绞装生丝。

 

 

该丝是由若干根茧丝组成的,而每根茧丝又由上百根的微细纤维构成,这些微细纤维因借助丝胶凝合,即在生丝的表层包裹一层丝胶,手感粗糙而发硬,从而影响光泽和染色,并且在丝胶中还含有蜡质、灰粉及各种色素,必须先经浸泡、脱胶、络、并、捻、反、成绞、最后根据织物颜色的需要精练,染色。

 

640.webp (13).jpg

 

汉唐时期,成都的锦工把处理后染成的丝线与其他丝织产品放在城南流江中洗濯,就地挂晾,流江沿岸即成染后洗涤的集中地。据此,流江古称"濯锦江"或"锦江"。

 

最得天独厚的是,"濯锦江"的上游之水来自高山雪水,江水清澈,水中含有多种金属离子的氧化物和有机物,经草木媒染的丝线或提花锦缎织物在江中洗涤时又将金属离子及一部分有机物结合,结合物沉淀在丝线上,形成色淀的重媒染,使得蜀锦丝线或提花锦缎织物色泽更加艳丽,牢度更好。

 

640.webp (14).jpg

 

蜀地农业与蚕桑业十分发达,种植和应用天然色素植物的历史悠久,形成了一套自成特色的染织工艺体系。色素与色谱比较齐全,特别是染红色,最为著名。

 

蜀锦又被称为"蜀红锦"、"绯红天下重"。蜀地染的蜀红锦,色彩鲜艳,经久不褪。

 

已知流传到日本的许多著名蜀锦,如"格子红锦"、"赤狮凤纹蜀江锦"、"唐花纹锦"、"铺石地折枝花纹蜀江锦"均是红色或以红色为地色。

 

640.webp (15).jpg

 

 

▲蜀江锦残片 法隆寺藏,纹样始至陵阳公样

至今在日本的正仓院、法隆寺还珍藏着赤地鸳鸯唐草纹锦大幡垂饰、紫地狮子奏乐纹锦、狩猎纹锦等唐代的蜀江锦(蜀锦)。

 

 此外,黄色、蓝色、紫色、黑色及其间色等染色工艺,有的一直使用到20世纪70年代,它是中国丝绸染色工艺留传下来的一件瑰宝,具有很好的研究和开发价值。

640.webp (16).jpg

 

▲四天王狩狮纹锦  法隆寺藏

蜀锦织造技艺,从纹样设计、挑花结本到挽花工、织工合作生产,一直秉承古老的传统。

 

要完成一件作品,从程序上说,主要需经历初稿设计、定稿、点意匠、挑花结本、装机、织造等几个重要过程。每一道程序又涉及到很多独特的技艺。

其后替代传统织锦的电动织机,其技艺原理与之相同。

 

蜀锦其价如金主要体现在其制作的核心技艺是纹织组织工艺设计和装造技艺的有机结合。

640.webp (17).jpg

▲成都古蜀蜀锦研究所研织《圣树纹锦》

辉煌与现状

新中国成立后,开展了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将织锦作坊和个体机房户进行合并,建立合作联社,1956年成立成都蜀锦厂。为适应不断扩大的市场需求,作为生产蜀锦的工具,木质花楼织机以人工作为动力的只能生产窄幅的四方连续的织锦,而不能生产宽幅和大花图样的织物以及产量需求越来越大而跟不不上时代发展的需要,因此技术改革势在必行。60年代初,成都蜀锦厂的艺人们和工程技术人员们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技改高潮,在保持和保证蜀锦核心织造技艺不变并能生产出原汁原味的蜀锦产品。80年代蜀锦产品远销海外,为成都市轻纺行业创汇大户,时有织锦机505台套,职工2800多人,年产值上亿。

640.webp (18).jpg

 

▲朱德委员长视察成都蜀锦厂

 

解放后在党和政府以及朱德委员长的关心和支持下,从解放前凋敝的几乎断代的基础上,汇集尚存的手艺人,搜集遗存资料及布料通过技术攻关,使用自动化织机,提高生产效率,扩展了织锦能力。由于铁质机器的承重能力增加,可织更密更宽的锦料和更大的花式。

 

1957年,朱德委员长第一次视察成都蜀锦厂时就指出:人工动力的木织机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必须要进行技术改革和技术革新,但老祖宗留下的技艺应原汁原味的保留下来。

 

因此蜀锦厂的工程技术人员和老艺人们在保留了蜀锦传统技艺的基础上革新了织机,使用电动马达集体传动的铁木织机织出了原汁原味的蜀锦产品。70年代中期,全铁织机全部代替了铁木织机。

640.webp (19).jpg

而2003年,成都蜀锦厂在经济体制改革的大潮中被成都蜀锦织绣有限公司兼并,成都蜀锦厂的工程技术人员和职工全部解散。

 

传统技艺面临失传,市场上再难觅蜀锦踪迹,随之而来的是部分商家和单位为了经济利益而到江浙一带加工具有四川特色的工艺品织锦画冒充蜀锦而充斥市场。胡老在07年第一次蜀锦织造技艺研讨会上,有人甚至说出不管传不传统、正不正宗、只要能卖到钱就是好东西,导致成都市场上充斥着大量的冒牌货。致使很多消费者包括外来旅游者,花了大价钱,买了冒牌货。

 

蜀锦这一历代织锦艺人用汗水、智慧创造的艺术经典,对国家的经济发展与世界经济文化交流做出过重大贡献的文化艺术珍品这朵奇葩,在将被淹没之际,蜀地民众疾呼“抢救、继承、发展蜀锦。”

 

 

640.webp (20).jpg

 

2008年由原成都蜀锦厂部分失业人员又再一次聚在一起,分别组建了成都蜀锦工艺品厂和成都古蜀蜀锦研究所(两单位现生产蜀锦的织机不足40台套,从业人员不足100人,年产值不足1000万)。集保护、研究、传承和开发生产、销售蜀锦产品为一体,注册了“浣花古蜀锦织造”商标,集中了前蜀锦厂的一批精英,该所现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蜀锦织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2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工程师、省级工美大师1人,高级工程师、高级美术设计师1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2人,其它工程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20余人。

 

640.webp (21).jpg

 

现有成都蜀锦面料生产技术几乎全部延自于原成都蜀锦厂。

 

原成都蜀锦厂的干部、技术人员和工人们做了重大技术革新,实现了原样保留手工织锦程序和产品特色前提下的自动工具生产。

 

实现了蜀锦从传统产业化生产到现代产业生产的一个升级。

 

 

正是这次升级为蜀锦在现代化产业里能够存留,能够占有一块天地创造了可能。

 

640.webp (22).jpg

 

1971年,胡光俊老师刚刚参加工作,进入成都蜀锦厂成为一名普通的织造工人,此生便再也没有离开过蜀锦这门古老的技艺。

 

初入工厂当学工,虽然对组织最初的分配并不满意,但带着一股拗劲和刨根问底的精神,一学就收不住。这一学,便是四十余年。

 

640.webp (23).jpg

 

 

▲蜀锦织造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胡光俊

作为蜀锦传人的胡老师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这几年来,成都古蜀蜀锦研究所艰难的走了过来,但也只能解决部分人员的温饱问题。

 

收入低,蜀锦织造工艺工种工序繁多,年轻人怕吃苦,又赚不到钱,很多年轻人都不愿意学习这门古老技艺。

640.webp (24).jpg

 

当胡老师他们这一代人走完自己的人生历程后,这一传统技艺将面临失传的的境地,这并不是危言耸听。

 

蜀锦的织造不是由一个人完成,但凡一个传承人去世,蜀锦便会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遗憾!

640.webp (25).jpg

 

每每说到此,胡老师还有其他两位国家级传承人叶永洲和刘晨曦老师都会潸然泪下, 一度哽咽。

 

2019年1月,蜀锦织造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刘晨曦因病逝世,享年75岁。(刘晨曦,1944年出生于四川成都。自幼受家庭熏陶学习蜀锦织造技艺,14岁进入成都蜀锦厂从事蜀锦“挑花结本”工作,是一位精通蜀锦全部手工技艺的艺人。)

 

这眼泪不为自己而流,更为他们倾注自己一生心血的蜀锦而落泪。

 

因为他们这一代传承人中最年轻的都是60多岁的老人,年纪大的都是80好几。

 

而对蜀锦织造技艺各工种、工序全部懂得并能实际操作的人员也仅仅几人,

 

这是多么让世人触目惊心和含泪的数字!

640.webp (26).jpg

前排左二、左三、右一:刘晨曦、叶永洲、胡光俊老师

为了更多的和年轻人交流并传授蜀锦这门技艺,胡老师一位70岁的花甲老人,省级传承人大师。本已退休可在家中颐养天年,享受天伦之乐,却依然和单位的年轻人挤在狭窄的工人宿舍里,同吃同住;只为心中那份坚守、那份传承……

640.webp (27).jpg

结语

蜀锦,不仅需要体力还需要像女人一般心细如丝,蜀锦织品才能丝丝入扣。中国古代纺织、刺绣等一般以女子居多,但是少有人知道,同样在古代蜀锦全部由男人操作织就。

 

蜀锦是个匠活,而蜀锦的传承人则是匠人。

 

拂去这些称号,我们看到的只是一个精神矍铄、戴着老花眼镜的老人。

 

在织机前神情专注,经纬间,内心只有一件事:将蜀锦这门传统技艺传承下去,不能让老祖宗留下近三千年的宝贵遗产不复存在。

 

灿烂的中华文明是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丝绸文化是伟大中华文明中的绚丽奇葩。

 

无数文献价值的考古实物和文字史料告诉世人,蜀锦对人类文明曾做出过巨大贡献,中国丝绸文化是人类文明金字塔上一颗璀璨明珠!

 

 

 

[!--pape.url--]
主办单位:四川省丝绸协会、四川省丝绸科学研究院、四川省丝绸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四川省蚕桑丝绸生产力促进中心
地址:成都市金仙桥路18号 联系电话:028-87667284 E-mail:scsilk@21cn.com
Copyright © 2011 四川丝绸网 版权所有 蜀ICP备12031489号 技术支持:华企资讯
微信公众号,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