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行业动态
通知公告
丝绸文化
行业运行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动态 > 行业运行
“大田革命”:蚕桑西进富淳安

 

当您跨入淳安界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满目青山绿水,感受到的是千岛湖的秀丽风光;当您沿着环湖公路,从县城往西南行进,一路听到的是蚕桑西进带来的福音,看到的是碧波荡漾的桑田绿海。试问农民哪得喜,唯有蚕农道丰年。

上世纪60、70年代,人们最注重的是温饱问题,当时我县只有10%的土地搞多种经营,蚕桑发展遇到很大阻碍。到了80、90年代,有句话说:“要想淳安富,发展‘茶’、‘桑’、‘兔’。”在那个年代,但凡造起房子娶了媳妇儿的肯定多数是种桑养蚕的农民。

 引进优质桑树苗实行规模化经营

“大田种桑养蚕富了咱们村”。这是威坪镇蚕农的口头禅。走进青春村,一块“浙江省生态高效蚕桑示范园区”的牌子显得特别醒目,路边是大片大片的桑园地,还有一幢幢崭新的小洋房。据了解,1992年这里还种着水稻,只有山坡地里点星的桑园。而2001年青春村响应政府号召实施“大田革命”退粮种桑,与坑下、塔坞、笔锋、风坡四个相邻村的良田连片种植1300余亩,构建成淳安县第一个千亩蚕桑示范园区,青春村从此走上了养蚕致富的道路。村民王浩逢人便说,是县茧丝绸总公司带我致了富。

由于早几年我县的桑园大多建在山坡上,单位面积产量低、叶质差,蚕茧质量因此大打折扣。为此,我县茧丝绸行业“龙头”企业——茧丝绸总公司争取省农科院支持,1998年引进“农桑”品系桑苗,首先在梓桐镇常宁村示范良田种植成功,2000年在笔峰、坑下等村得到大力推广,2001年该唐村片成为我县第一个千亩连片种植桑树新品种的园区。农民们算了一笔账:传统农业一年产值一般不足千元,而种桑养蚕效益要高出几倍。于是,一场向大田要效益的“大田革命”在淳安农村普遍展开。

发展蚕桑产业,只有连片种植,实行规模化经营才能发挥出最大的优势。于是,园区在规划和建立之时,按照四种长效土地流转机制,即:土地互换、土地承租、反租倒包和建立土地托管中心,确保连片发展、消灭插花桑园,实现了规模化养蚕的目的。通过这样几种方式的流转,既稳定了土地承包关系,又促进了土地规模经营,提高了土地的综合经济效益,为蚕桑连片种植打下了坚实的政策基础。

西进东风吹绿千岛湖    蚕种科技中心落户淳安

发展桑树,不仅能绿化大地、美化家园,保持水土、净化空气,桑树还是多种经营的原材料,桑叶能养蚕赚钱,桑园能套种蔬菜,桑树干还能作为发展食用菌的原材料,还能当柴烧,减少林木能源消耗,一举多得。

浙江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之称,历来重视蚕桑发展。为此,省里实施“蚕桑西进”战略,并于2003年9月份在我县召开了全省“蚕桑西进与优化改造现场会”,我县被列为省蚕桑西进工程建设8个重点县市之首,在资金扶持、信息提供、技术提升等方面享受倾斜政策。这对发展蚕桑生产是一个十分难得的机遇。

2002年在县委县政府“大田革命”的号召下,唐村镇打造“桑田绿海、蚕桑长廊”,2003年在县委县政府“将大田革命进行到底”号召下,浪川乡打造省级蚕桑示范园区,2004年在县委县政府“人往哪里去,钱从哪里来”号召下,全县重点打造百公里蚕桑产业带。随着“大田革命”的实施和结构调整的深入,我县蚕桑生产得到迅猛发展,尤其是在茧丝绸市场持续低迷行情下依然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面积持续发展,产量连年增长,质量继续提高,成为全省蚕桑业发展上的一面旗帜。2004年,全省唯一的蚕桑科技创新中心落户淳安,随之塑造了一个个历史丰碑。

   龙头带动品牌经营力促农民日益增收

大家知道淳安人均耕地只有三分七,在过去的几年当中,我们坚持结构调整不动摇,将“大田革命”进行到底,着力在三分七厘地上要钱增效益,这要继续抓好,但同时根据发展需要和农村发展的新形势,更为重要的是要向三分七厘以外要钱要效益。

蚕桑发展,是增加山区农民收入的重要渠道。因为我县山区面积大,林业蚕桑收入是山区农民的重要经济来源。由于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加上县茧丝绸公司的龙头带动,实行“合同蚕业”和保护价收购,在前几年蚕茧低谷期,“把根留住”,抓住省“蚕桑西进”的战略机遇,使往日的“苦菜花”变成了当时的“摇钱树”。2000年至2006年,全县累计种桑11.7万亩,奠定了淳安蚕桑产业现在的基础,至2008年蚕茧产量达到8778吨创造历史最高峰。如今,全县蚕桑年产值达到3亿元以上,蚕桑已发展成为我县农业生产四大支柱产业之一,也是传统的增收富民优势产业,成了全县近2万户蚕农现金收入的稳定来源。县茧丝绸总公司已发展成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和国家级扶贫龙头企业,“千岛湖”牌桑蚕茧、丝为浙江省名牌产品。

村民方珂说,有了“合同蚕业”的保障机制,他不怕蚕茧销不出去。也正因为有了千千万万像方珂这样广大合同蚕业农户科学规模生产,“千岛湖”牌蚕茧名扬国内,占全国优质蚕茧量的一成,也成了杭州丝绸的原产地标志。县茧丝绸总公司这个产业龙头在我县蚕桑产业发展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很好地印证了“建一个龙头,兴一个产业,富一方百姓”的道理。

蚕农养蚕风险有保障

在今年的县“两会”上,县政府把实施政策性蚕桑保险工程列入2013年为民办十件实事工程,彻底解决我县1.93万养蚕农户的养殖风险防范问题。我县也是全省实施政策性蚕桑保险的唯一试点县,由省、市、县各级政府分别出资30%,公司出资10%,蚕农不用掏一分钱,即可享受养蚕保险。公司积极配合做好了落实工作,多次与保险公司协调,反复研究方案,努力为蚕农争取最大的利益。从今年春蚕开始,蚕农在养蚕过程中因为中毒、发病等原因遭受到损失,即可拨打保险公司的报案电话,由保险公司给予赔偿。据初步统计,春蚕期共有1043户蚕农报案,不同程度损失2861张,保险赔偿金达80余万元。有了政策性养蚕保险,蚕农的养蚕风险有了保障,养蚕积极性有了一定的提高,将会促进我县蚕桑产业健康发展。

[!--pape.url--]
主办单位:四川省丝绸协会、四川省丝绸科学研究院、四川省丝绸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四川省蚕桑丝绸生产力促进中心
地址:成都市金仙桥路18号 联系电话:028-87667284 E-mail:scsilk@21cn.com
Copyright © 2011 四川丝绸网 版权所有 蜀ICP备12031489-1号 技术支持:华企资讯
微信公众号,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