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行业动态
通知公告
丝绸文化
行业运行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动态 > 行业运行
泸州传统蚕桑业“重生”记

  •  


    古蔺县青龙蚕桑专业合作社内,技术人员张桂平正在处理蚕丝。周梦颖 摄

        

    □周梦颖 本报记者 魏冯
    “去年挣了 200 多万元!”7月22日,泸州市古蔺县青龙蚕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赵礼心情很好,他的“蚕桑”梦想正在变成现实:短短5年,泸州栽桑的人有了上千户,桑园也有了上万亩,有了第一条集栽桑、养蚕、产茧、收茧、生产为一体的产业链。
    过去,泸州桑蚕业一度“停摆”,家家户户都把养蚕工具“雪藏”了起来,而今天,是什么又使它快速复苏呢?记者来到了传统桑蚕村——古蔺县皇华镇寻找答案。

    曾经
    危机来了 家家养蚕变家家“改行”
      7月15日,在皇华镇石祥村的青龙蚕桑专业合作社内,几名技术人员用手将蚕茧一点点剥开,为蚕丝被准备蚕丝。这画面,赵礼已多年没见。“上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几乎家家养蚕。”他感叹,一到蚕茧成熟,远近的蚕农们都是挑着担子到收购站排队售茧,有的甚至要排到第二天才卖得出。
    “以前国家解决销路,又给蚕农补贴,都乐意干。”原泸州市蚕桑管理站负责人说,1995年,泸州发蚕种24万张,产茧650万公斤,收购网点涉云贵渝及周边地市,达历史最高水平,蚕桑收入一度成为农村经济发展重要支柱。
    转变也在1995年。原泸州市蚕桑管理站负责人回忆,这年之后,生丝走俏,蚕茧原产地与所邻地域抢原料抬价格,丝绸市场疲软后,蚕茧价格大降,蚕农生产积极性也大降。
    2000年前后,当地桑蚕业衰败加剧。皇华镇党委书记侯世锭介绍,由于历史原因,栽桑养蚕失去了政策扶持,蚕农只能自产自销,加上市场不景气、技术落后等,栽桑养蚕成本变高,部分蚕农外出务工,部分改种苞谷、水稻,放弃了手艺活。2005年,泸州生产蚕茧90万公斤,比十年前产量下降几百万公斤。

    转机
    带头人来了 耗资百万发展蚕桑产业
      2013年,在浙江某电子厂管理层务工的赵礼见了位老同学。同学听说皇华镇养蚕历史悠久,想订蚕丝被,担心外面有假,便托他帮忙。
    赵礼一口答应后回乡找人,但大部分蚕农已出外务工,通过父亲介绍,才找到了赖红英,可她却说过几天就要去广东打工,赵礼软磨硬泡,以做一床上千元的价格才劝动了赖红英“重出江湖”。同年,赵礼随手在网上搜索蚕丝被,惊讶地发现沿海地区卖到了上万元。借着“东桑西移”——我国逐步把蚕茧从东部地区向西部地区转移,蚕丝被价格迎来上涨契机,赵礼和朋友在2014年开始合伙投资桑蚕业。
    进入新行业,一切都得从头学。2014年前后,赵礼到四川宜宾市兴文县、珙县等地,学习能增加桑叶产值的密植桑园技术,又在皇华镇石祥村与大坝村种植200亩桑树。“蚕宝宝”的口粮有了,还差设备,赵礼又到南充购买活动蚕台,“如果不用这个设备,单人一季最多收获20公斤蚕茧,可现在能收获近百公斤。”设备到位了,还得找懂技术的人,可村里的高手要么年纪太大、要么外出务工,赵礼打了无数通电话,开出了比在外务工更高的工资,加上报销路费,才陆续请回3人。

    重生
    本土品牌有了 带动201户贫困户增收
      5年下来,专合社建起泸州第一条集栽桑、养蚕、产茧、收茧、生产为一体的产业链,注册“蔺州青龙”品牌,卖起蚕丝被、桑木枕、蚕沙茶等11个产品,年纯利润达200多万元,带动201户贫困户每年增收4500元,栽桑3760亩,遍布皇华镇7个村。
    “每年能挣4万元。”59岁的石祥村贫困户陈西从是其中一员,专合社会帮忙将他的手工蚕丝帕卖给各乡镇和贵州商家,同时他也将2亩地租给专合社栽桑,每年可分数百元。
    赵礼的归来,让古蔺没落的桑蚕业重燃生机,但离产业“崛起”仍有差距。如用工成本高,技术人员少,一年顶多生产400床蚕丝被,不敢“接大单”;如缺合理规划,全镇桑园几千亩,产桑量大,可养的蚕有限,大量桑叶烂在地里。侯世锭表示,已向古蔺县职高和大村职业中学争取开通栽桑养蚕专业,有条件予以资金扶持。
    “用工,是个共性难题。”四川省蚕业管理总站站长杨彪表示,目前省内桑蚕业面临的难题是:机械化程度低,用工成本高,不少地方正研发机械化蚕台,将人从蚕房解放出来。“我理想的桑蚕业,种植方面要做到标准化程度高、集约化程度高;养殖要做到机械化水平高,让桑蚕业从劳动密集型转向技术密集型。”
    古蔺仅是泸州桑蚕业“复苏”的缩影。截至2018年, 泸州桑园面积超万亩,分布在古蔺、叙永、泸县和纳溪区,下一步将探索桑园综合开发利用及高效蚕业发展之路。
    杨彪坦言,四川蚕茧产量居全国第二,聚集在凉山、绵阳、南充等地,泸州桑蚕业虽未成规模效应,但脱贫攻坚层面值得鼓励。他建议当地采取分片包干制提高效益。“三千多亩桑园,可以50亩为单元,分给上百户经营,把找人、找蚕、找桑的压力进行分解,专合社只提供技术指导。”

    记者手记
    “重生”后,还得打好“翻身”仗
    采访过程中,发生了一个有意思的“插曲”:谈及皇华镇桑蚕业长远的规划时,皇华镇领导和赵礼在专合社的桌子前,面对而座,互不相让地“吵了一架”。
    皇华镇相关领导认为,应该先对产业链条明确规划,不能大面积盲目栽桑,应把现有蚕房空间充分利用,将现有蚕桑基地管理好,蚕房使用好,人才培养好,领导不理解赵礼为何要栽比蚕量更多的桑树,这是“铺张浪费”。可赵礼却认为,应先解决前端的口粮问题,再培养蚕量和引入人才,只有将源头问题解决了,后面事就轻而易举了,他坚持要将栽桑面积陆续扩大。
    这样的“争吵”,更像是政府与专合社之间的平等探讨。在记者看来,这值得鼓励,因为双方都是为了将产业做强做大。
    当然,我们期待传统蚕桑业回归之后,能有更多元的发展路径,如推广立体生态种养模式,发展食用、药用、饲料用、观赏型生态桑;尝试多种产业链,对蚕蛹、桑叶、桑果等深加工,加强对桑枝、蚕沙、蚕蛹、桑葚等产品的开发利用。如此,桑蚕业不仅“重生”,还能打一场漂亮的“翻身”仗。

[!--pape.url--]
主办单位:四川省丝绸协会、四川省丝绸科学研究院、四川省丝绸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四川省蚕桑丝绸生产力促进中心
地址:成都市金仙桥路18号 联系电话:028-87667284 E-mail:scsilk@21cn.com
Copyright © 2011 四川丝绸网 版权所有 蜀ICP备12031489号 技术支持:华企资讯
微信公众号,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