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行业动态
通知公告
丝绸文化
行业运行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动态 > 行业运行
宜宾高县强化“五新”示范 致力打造优质茧基地

 宜宾高县是全省重点培育的五个“20万亩蚕桑强县”之一,是宜宾市“中国优质茧丝生产基地”核心区。近年高县以“五新”示范为引领,以高单产、高质量、高效益为核心,围绕“建设大基地、发展大产业”的思路,产业发展取得一定成效。一是产业主导地位进一步巩固。2018年全县桑园规模21万亩,发种20.4万张,产茧17万担,蚕农售茧收入3.89亿元,蚕桑农业综合产值突破11亿元;现有万亩特色乡镇9个、千亩专业村98个,建成省级现代农业(蚕桑)万亩示范区5个。二是产业助力脱贫攻坚成效显著。全县50个建卡贫困村中,有34个村以发展蚕桑为主产业,2018年底全部实现整村退出,三年来累计有5424户、18984人通过栽桑养蚕实现了脱贫摘帽。三是产业农旅融合发展初具规模。围绕全市打造“蜀南桑海”的战略定位,以南广河为轴心,串联境内南方丝绸之路“五尺道”沿线的景点,已初步形成雏形,集丝路文化、茶马文化、古僰文化、红色文化、忠孝文化等传统文化为一体的乡村旅游产业,以休闲观光、采摘体验、度假康养相结合的模式,打造百里桑旅产业长廊。主要做法是:

 一、狠抓桑蚕品种优良化

 一是通过大量引进农桑14号、强桑1号、川桑98-1、育7-11等优良桑品种,新建良种桑园、穗母园和嫁接改造老桑园面积8万余亩,全县良桑面达95%以上,争取再用两年时间实现良桑率100%;二是加快引进推广适合本县的秋华×平30、芳·绣×白·春、川山×蜀水等优良新蚕品种,2018年全县新蚕品种推广面达到85%以上。

 二、全面普及养蚕新技术

 一是举全力攻克小蚕共育关键环节。从2016年起,全力破解“小蚕共育”薄弱环节,攻克蚕茧质量提升的瓶颈,全县新建改建小蚕共育室386间,共育面从原来不到30%提高到70%以上,初步扭转小蚕共育率低的局面。为进一步提升共育水平,构建以政府部门引导,龙头企业和村集体共同投资,引进业主经营,村集体参与管理,龙头企业技术支撑的利益联结模式。2018年开始谋划专业化小蚕共育工厂,全部配备小蚕智能温控系统和各种先进机具,实现升温、降温、补湿、换气全程自动化管理,在全县重点乡镇布点建设30处,目前已建成每批次共育蚕种500张以上的共育工厂13处。二是普及现代蚕业配套技术。全面推广普及消毒防病专业化、大蚕省力化、方格蔟上蔟自动化等集成技术,实施整村推进“共育+仪评”,有效促进了鲜茧质量大幅度提高。2018年仪评茧面达70%左右,可缫制5A以上高品位的茧丝原料茧达83%,其中整庄可缫制高品位6A丝的原料茧比例达30%以上,深得高端客户的高度认可。

 三、积极推广应用新机具

 针对农村养蚕劳动力严重不足的现状,全县积极推广采用新机具,减轻劳动强度。在生产上,积极推广电动修剪机、桑园旋耕机、电动除草机;在共育上,积极推广切桑机、电动消毒机、电动喷粉机、升温补湿器、水帘空调和智能温控设备;在大蚕饲养上,大力推广省力化大蚕棚、轨道式升降蚕台和方格蔟自动旋转架等。通过各种新机具的推广应用,加快全县蚕业向现代蚕业转型升级步伐。三年多来,新建养蚕大棚950间,为推广新机具创造了条件。

 四、探索利益联结新机制

 结合高县的生产实际,成功探索了“共育+仪评”的市场利益联结机制。一是龙头企业对参与仪评售茧的蚕农以质论价、优质优价,鲜茧收购中拉开仪评茧与普通茧的价差6-12元。二是县政府出台了高府办发〔2017〕24号文件,建立了“共育+仪评”的优质茧奖补机制。从2017年秋蚕起,县财政每年安排350万元用于对参加“小蚕共育+仪评售茧”的蚕农进行奖补,对参加小蚕共育后卖仪评茧、并且产量和质量同时达标的蚕农,每季每张蚕种奖补80元,对达标贫困户每张蚕种奖补110元。据统计,2018年全县安排六季养蚕,小蚕共育室累计有1601间次投入共育服务,51737户次蚕农参加 “小蚕共育+仪评售茧”,全年累计兑现奖补资金397.7万元,其中奖补建档立卡贫困户3315户次共计兑现奖补52.9万元。通过实施“小蚕共育+仪评售茧”新机制,在巩固小蚕共育的同时,极大调动蚕农生产优质蚕茧的积极性。

 五、引进培育示范带动新主体

 一是引进国内知名企业壮大新主体。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抢抓合作发展机遇,引进国内顶尖丝绸企业江苏鑫缘丝绸集团和浙江凯喜雅集团,与本土企业达成差异化的深度合作,推动高县茧丝绸产业转型发展,打造中国西部顶级奢侈品茧丝原料生产基地。二是培育“家庭农场”为代表的新主体。引导鼓励桑园向养蚕能手集中,蚕桑生产要素向蚕桑大户聚集,发挥最佳资源优势,催生适度规模、效益显著的职业蚕农、蚕桑家庭农场,促进蚕桑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其中,重点发展年蚕桑综合收入10万元以上的职业蚕农,重点培育桑园面积20亩以上、年蚕桑综合收入20万元以上的蚕桑家庭农场。培育了一批以“正川家庭农场”为代表的新型经营主体,现有蚕桑家庭农场119个。

[!--pape.url--]
主办单位:四川省丝绸协会、四川省丝绸科学研究院、四川省丝绸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四川省蚕桑丝绸生产力促进中心
地址:成都市金仙桥路18号 联系电话:028-87667284 E-mail:scsilk@21cn.com
Copyright © 2011 四川丝绸网 版权所有 蜀ICP备12031489号 技术支持:华企资讯
微信公众号,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