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行业动态
通知公告
丝绸文化
行业运行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动态 > 行业运行
绵阳三链合一 “小蚕茧”织出“大产业”

   近日,农业农村部公布了一批符合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收集登录要求的产品,“涪城蚕茧”榜上有名,成为该批次四川省唯一入选的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也是绵阳市首家入选的名特优新农产品。同时,“涪城蚕茧”也成为行业高端产品的代名词,分别与意、德、法、日等国签订了长期购销合同,搭上“一带一路”中欧班列走出国门、远销欧美……

 近年来,涪城区依托区内省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天虹丝绸公司,优化供给侧改革,做精做优产品,做大做强产业,与农户建立了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了产业发展、企业增效、农民增收。

 流转返包,做强产业链

  “养蚕致富劲头足!”近日,关帝镇养蚕户刘仕刚心里乐开了花。他家今年第三批蚕茧被整体收购,经过天虹丝绸公司的加工,以顶级生丝的形式,漂洋过海,最后制成丝巾服饰,进入爱马仕、LV等国际品牌的橱窗。“有天虹丝绸公司技术员的精心指导,蚕茧的品质不成问题!”刘仕刚笑着说道,高品质蚕茧为他和周边数百户蚕农带来丰厚的回报——平均每年每亩桑蚕茧收入收入约1万元,比同行高3000元以上。

  

  蚕农喜获丰收

 刘仕刚的养蚕劲头来自于涪城区创新实施“企业投资+农户返包”产业运行模式。该区通过统一集中、连片流转土地等形式,由企业全额投资新建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桑园,再将桑园返包给普通农户管护和养蚕,创新实行“大园区小业主”现代蚕桑产业园运行模式。同时,该区还统一生产设施与技术标准,构建“企业+专合社+农户”的生产共同体,开展企业技术人员与产业发展农户结对服务,制定并推广《涪城区蚕桑产业全程标准化生产技术体系》等标准体系。据了解,目前涪城区桑园面积达35000亩,培育返包大户500多户。

 创新机制,做实保险链

 “高价种桑,低价砍树。”让养蚕户吃上“定心丸”,涪城区有自己的妙招。该区着力从化解自然风险、市场风险两方面建立完善的保险保障机制,稳定了经营主体和农户发展产业的信心。该区制定了《涪城区涉农保险创新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开展蚕桑特色保险,政府承担保费的75%,经营主体承担的保费25%。同时鼓励带动龙头企业为农户购买自费部分,理赔兑现40余万元。

  

  千鹤桑田

 该区还建立了蚕桑产业发展风险基金,基金由龙头企业、联合社、农业协会组织产业内主要经营主体提取一定比列的利润构成。“2018年,贸易争端引发的茧丝价格大幅下降,蚕桑产业风险基金及时提取资金300余万元,对蚕农进行补贴,稳定了农户产业发展信心。”天虹丝绸公司生产科技部主任杨建林说。

 共享成果,做大利益链

 今年的冬季管护,养蚕大户崔兴荣多了一个新任务——利用桑树枝叶、谷壳为基质栽种蘑菇。这项新技术是天虹丝绸公司新开发的,顺利的话,可以为每亩桑园再增加2000元的年收入。

 “我已经与天虹丝绸公司合作养蚕近5年了,现在年收入已经达到十多万元。”作为与天虹丝绸公司合作的养蚕大户,崔兴荣早已将自己的利益与公司的发展绑在了一起。

  

  技术人员指导桑树种植

 崔兴荣所说的“利益共同体”,就是涪城区建立的“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农户共享”的利益联结机制。该机制全面推行土地租金“减、免、返”,产品收购“积、分、保”,生产物资“奖、送、补”的全产业链利益共享模式。通过“利益联结机制”,天虹丝绸公司将收入的大部分反馈给了蚕农,增强了蚕农的产业黏性。

 “每年,天虹丝绸公司都会以更新蚕棚、农机具农资、技术、收购蚕茧等形式,将公司总产值的60%左右转入农户的钱包。”杨建林说。



来源:四川新闻网

 

 

[!--pape.url--]
主办单位:四川省丝绸协会、四川省丝绸科学研究院、四川省丝绸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四川省蚕桑丝绸生产力促进中心
地址:成都市金仙桥路18号 联系电话:028-87667284 E-mail:scsilk@21cn.com
Copyright © 2011 四川丝绸网 版权所有 蜀ICP备12031489号 技术支持:华企资讯
微信公众号,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