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行业动态
通知公告
丝绸文化
行业运行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动态 > 行业运行
民族团结之花绽放万亩桑园

在有“南国风光小天府、金沙江畔俏明珠”之美誉的多民族聚居地——四川宁南县,盛行着传承千年的东方蚕桑文化。眺望宁南,如同望见民族文化与千年蚕桑文化裹挟着千军万马千丝万缕浩浩荡荡从历史深处奔涌而来。宁南是一个以汉族为主体民族,彝、布依、回、藏、蒙古、白、苗等多种民族与之共居的县,其中汉族、彝族、布依族三种民族为境内世居民族,有少数民族人口60340人,占总人口的29.8%,彝族人口56732人,占总人口的28%。布依族“满天星斗落人间”的彝族火把节,“星回延续护人间”的彝族年,“草龙扫寨保丰收”的布依三月三,都是宁南独具特色的地方民族风情。

宁南县地处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东南部,全县幅员面积1667平方公里,下辖13个镇,21.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7万人。县境内气候宜人,光热资源极为丰富,被蚕桑专家誉为“发展蚕桑不可多得的一块宝地”。自上个世纪70年代发展蚕桑以来,历届县委、县政府立足县情,紧紧围绕投入与发展并重,创新与升级齐行的工作理念,不断夯实产业基础,培育壮大龙头企业,积极探索和推行新型蚕业生产模式,打造了产业优势突出,产品质量优异,现代气息浓郁的优质茧丝生产基地

微信截图_20221107162501.png

宁南县南丝路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集蚕桑、蚕茧、丝制品、蚕业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和蚕需物资生产为一体的农业产业化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是四川省茧丝绸行业第一大企业,也是四川省扶贫龙头企业,发展民族区域经济方面成绩斐然。集团推行“公司+基地+农户+工厂”的产业化运作模式,为民族区域农户发展蚕业生产提供强有力的资金和技术支持,为壮大生产规模和促进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截止2021年,集团拥有13个蚕桑基地、桑园25万亩,年养蚕31.9万张、产茧29.4万担,农户售茧收入7.1亿元,年产干茧5000多吨、生丝2000多吨,带动了全县13个镇、2.5万户、10.2万农业人口从事茧丝产业。“蚕茧总产、养蚕单产、人均产茧、蚕茧质量、蚕农收入”五项指标稳居全省第一,其中“养蚕单产、人均产茧、蚕茧质量”三项指标位列全国第一

近年来,南丝路集团深入推进产业布局优化大力发展民族地区蚕桑产业。在民族地区创新栽桑模式,破解土地综合效益低的难题;提升养蚕技术,破解劳动强度大的难题;转变生产模式,破解规模化效益不高的难题;完善收购模式,破解科技含量不高的难题。

把技术指导作为民族团结的基石

六铁镇是宁南县的彝族乡镇,这里居住着几千名彝族同胞,这里土地宽广、肥沃,海拔1800米以下很适合桑树种植生长。但在过去,六铁镇并没有重视蚕桑产业的发展。近年来,在党委政府的示范引领及龙头企业的强力扶持下,蚕桑产业作为一项新兴产业在彝区飞速发展,带动彝族同胞栽桑2000万株,养蚕收入1500余万元。这也成为彝区乡村振兴的一个示范性产业带动。

42岁的阿打呷日家住宁南县六铁镇树基村1组,从1999年开始小规模养蚕,那时候饲养和消毒等技术欠缺,导致蚕茧的质量和收益都不算好。近年来,他积极响应号召,转变思想观念,率先第一家修建大蚕棚和共育室,积极参加县镇村组织的技术学习培训,技术人员们定期入户指导,从桑园管理到室内消毒,再到蚕病虫防治等,事无巨细。几年的共同努力下,阿打呷日的养蚕技术提高了,经济收入一年比一年好,养蚕单产从2017年40公斤提高到了现在的50多公斤养蚕张数也达到100张,年收入可以达到二十五六万左右。勤劳好学的他也成了村里养蚕的“土专家”辐射带动周边12户蚕农修建工厂化大蚕棚,70余户蚕农标准化规模化饲养蚕桑

养蚕是个技术活儿,只有严格执行各项饲养技术流程,才能让蚕儿吐出优质蚕丝,结出雪白蚕茧。南丝路集团协同县蚕业发展中心搭建了完善的覆盖县、乡、村、组的技术服务网络和技术体系,有上千名技术人员在指导民族地区蚕桑产业的发展,这些技术人员广泛分布在产前、产中、产后等生产关键环节,保证各项技术措施能够一以贯之的执行到位,确保彝区蚕农遇到饲养问题能得到及时解决。

在民族乡镇,因历史、生活习俗等客观原因,饲养技术欠缺一直是影响蚕茧产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宁南县南丝路集团有限公司在不断攻坚克难,积极探索各项试验以提高产量——十日养蚕法、人工饲料养蚕、雄蚕养殖等,目前试验效果显著、成绩斐然。

把设施建设作为民族团结的根脉

家住在六铁镇的村民苏呷色日,最开始为解决家里基本生活问题,一直在外打工,但每年的收入都不够家里各项开支,后来看到临近的汉族乡镇一户又一户农民因养蚕走上了奔小康的道路,他也动起了脑筋,回到家乡开始栽桑养蚕。

正好政府和企业大力支持民族地区发展蚕桑,当时没有桑地,在镇党委政府和村两委的积极帮助下,流转外出务工农户的桑地50亩,2017年就栽桑40万株。

“养蚕要挣钱,必须要养得多,而养得多又要养得好的前提条件就是桑叶要够,蚕房要好。”苏呷色日这样说到。他为了快速增加桑园面积,投资4万多元将周围外出农户的桑园50亩流转过来用于养蚕,为提高桑叶产量,购买了桑树专用肥50吨用于桑园施肥,同时,还将蚕砂腐熟后给桑树施冬肥。后来在政府和企业的大力扶持下,又修建了400多平方的工厂化养蚕大棚和60平方的共育室,并购置了各项设施设备用于桑园管理和蚕桑生产。现在的苏呷色日每年养蚕80余张,产茧上百担,售茧收入近30万元,真正过上了富裕的生活。

南丝路集团充分调动蚕农发展蚕桑生产积极性,大兴“产业基础建设”战略,借力乡村振兴产业攻势,深挖民族地区蚕桑发展潜力,在六铁、海子等民族乡镇新建10万亩优质桑园;整合项目和调整扶持补助政策,推进民族地区蚕业基础建设,大力完善桑水、桑路,养蚕大棚、共育室等基础设施建设组织成立了以养蚕大户为主体的蚕业专业合作社,以合作社的形式将小而散的农户集中起来,统一管理。蚕业专业合作社涵盖全县各民族养蚕农户,内部先进带后进,彼此间互相帮助,在提升养蚕质量、增加经济收入的同时促进各民族群众间的相互融合,共同发展。

如今,民族地区正在逐步成长为全县蚕桑产业发展的新兴力量。

把收购模式作为民族团结的灵魂

技术人员为了让彝区蚕农跟上时代的步伐,翻山越岭、日复一日、挨家挨户上门指导,为他们安装“蚕辅通”,对农户订种、售茧情况进行智能管理,科学指导并及时掌握基层生产动向。

南丝路集团率先在全国开发使用电脑收购软件,对蚕桑生产和经营进行智能信息化管理,用IC卡管理蚕农信息,用惠农卡支付茧款,用移动短信宣传蚕业发展政策和栽桑养蚕新技术,实现售茧、存款、纳税一站式服务,使售茧过程更加公平、公正、公开,管理和收购模式实现现代化让民族地区蚕农享受到科技创新带来的便利。

厚重的丝绸文化、农桑文化,多元的民族文化、历史文化相互交融,成就了伟大的中国传统文化。宁南县的各族人民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牢牢把握“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这一共同目标,用一片桑撑起了县域经济大繁荣,用一只蚕织出了产业融合大发展,用一根丝串起了民族团结大融合。 

微信截图_20221107162519.png

[!--pape.url--]
主办单位:四川省丝绸协会、四川省丝绸科学研究院、四川省丝绸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四川省蚕桑丝绸生产力促进中心
地址:成都市金仙桥路18号 联系电话:028-87667284 E-mail:scsilk@21cn.com
Copyright © 2011 四川丝绸网 版权所有 蜀ICP备12031489号-1 技术支持:华企资讯
微信公众号,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