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新闻视觉
通知公告
丝绸文化
深度观察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视觉 > 深度观察
“蜀绣”在“生产性保护”中实现自救和发展

 手下飞针走线,画面中则市井纵横,人物栩栩如生,犹如一场安静的无声电影……日前,在四川省成都市举行的第四届成都国际非遗节上,大型蜀绣作品《交子行市图》正在进行现场表演,画面之精美、技艺之精湛,引来众多赞叹声。据蜀绣大师邬学强介绍,这幅蜀绣作品是由他主导并带领12位四川绣娘一起创作的。

 从2008年开始,非物质文化遗产“蜀绣”,从濒危亟待保护、几位大师传承人苦苦挣扎,到今天近4万女性实现居家就业,开辟绣娘织女经济新天地,创造产值近7亿元,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惊叹的“中国经验”,成为2013财富全球论坛热议的话题,成为哈佛大学商学院的课堂案例。

 原因何在?成都市对“蜀绣”采取“生产性保护”的方式,将其打造成特色产业,增强其自身“造血”功能。不仅解决了非遗传承、发展难题,让非遗保护从大师走向大众,而且更扩大了“留守妇女”的就业门路,巧妙解决了“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的社会问题,探索破解城乡二元矛盾之路。

 补贴难以解决根本问题需增强自身“造血”功能

 随着登陆非遗名录的项目越来越多,非遗保护的任务也越来越繁重。究竟该怎样保护非遗,成为国内外关注的问题。

 像春节、中秋、端午等民族共享的文化遗产归根到底靠意识的提升,加强宣传引导,保护本身便可以完成。但依靠具体传承人的非遗项目保护工作却明显复杂得多。尽管许多非遗项目在非遗节上“热闹”无比,然而不少非遗项目在现实中却面临“濒临灭绝、几近失传”的困境。国家对非遗传承人采取了多种保护措施,如给予生活补贴,改善传承人的工作生活条件,对传承人授徒传艺给予扶持等。但是这些措施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曾经的蜀绣,几乎就处于这般尴尬田地:年年呼吁振兴,然而却一直振而难兴。成都市文化局党组书记、局长王进痛心地说:“在许多地方,从事非遗的人员减少,老者离世,后继无人,仅靠政府补贴度日不是长久之计!”王进介绍,很多非遗项目濒临失传,一是由于城镇化进程加快,而民间技艺多在农村,尤其是展演性的非遗项目严重缺乏平台,传承人不再靠此谋生;二是由于没有走向市场,没有产业化。

 10万苏州绣娘年创30亿元蜀绣“贴牌”的滋味不好受

 蜀绣、苏绣、粤绣、湘绣是中国四大名绣。除了苏绣外,其他三大绣都不约而同地面临传承困境,其中最令人痛心疾首的是能够从事相关技艺的人已越来越少,而且能够从事相关技艺的人年龄也越来越大,这意味着如果没有足够的人继续学习并从事这项技艺的话,蜀绣将面临失传的可能。

 而远在江苏省的苏州市却是另一番光景:2008年,从事苏绣的绣工已经达到10万人,苏绣的年产值超过30亿元,不光在市场上占据优势地位,包括大英博物馆等世界知名博物馆也都收藏了苏绣的作品。苏州市政府还集中规划发展,把镇湖镇打造成苏绣之乡,邀请香港著名影星刘嘉玲担任苏绣文化大使,把苏绣大师像明星一样包装推广,扶持成立一间间风格不同的绣庄。不仅苏州人愿意从事苏绣职业,就连许多外地人也纷纷跑来学习加入到苏州绣娘的队伍中来。

 两相比较,蜀绣可用惨不忍睹来形容。有“蜀绣之乡”美誉的郫县安靖镇,从事蜀绣技艺的除了几位大师传承人外,大多数曾经以此为生的人要么转行,要么为苏绣代工,接苏州消化不了的单。“在中国刺绣中,能够跟苏绣比拼技法和媲美细腻程度的,蜀绣当仁不让。因此,许多苏州做不完的单,就外包给我们。”一位从事代工的绣娘告诉笔者。

 “尽管还算是做针线活儿,但‘贴牌’的滋味也不好受。只能是赚些手工钱,一个小时最多不超过10元。”许多绣工抱怨道,而同期一幅三尺面积的苏绣,动辄就要上万元,如果是定制,百万元一幅也并非少见。

 另一方面,即便是一些还在继续从事蜀绣技艺的大师传承人,日子也未必好过,除了参加一些展览展销外,真正能够在平时销售出去的产品并不多,用“苦撑”来形容也不为过。蜀绣,面临十字路口。

 探索居家就业新模式解决农村教育养老问题

 恐怕谁也没有在此前料到,撬动蜀绣再度兴起支点的竟然会是看上去跟非遗保护毫不沾边的成都市妇联。答案虽在意料之外,过程却在情理之中。市妇联副主席高九云说,从2008年开始,妇联着手研究解决“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的问题。外出打工的年轻劳动力,把孩子和老人留在家中,因为子女教育、父母养老引发了系列社会问题。

 “要是女人能回家就业就好了,这样既可以照顾老人,还可以教育子女,同时又能通过就业创造价值,做到居家就业两不误该是多么美好的事,”带着这样的愿景,妇联开始探索居家就业的新模式。

 “我们发现,蜀绣是非常适合女性居家就业的,苏绣的成功完全可以借鉴。”高九云透露,围绕“女性居家就业”这个课题,他们瞄准了蜀绣。

 然而,蜀绣工作有技艺门槛,必须经过培训才能上岗。于是“10万苏州绣娘”便成为“成都绣娘”培训的目标。成都市妇联与郫县县委、县政府合作,共同打造安靖镇蜀绣居家就业示范基地,同时市文化局也予以大力支持,帮助安靖镇申报蜀绣之乡和蜀绣文化产业基地。对于参加培训的绣娘,还予以专项补助。此外,还组织相关企业扎根郫县,把培训合格的绣娘招聘为绣工。短短一年多时间,“成都绣娘”便从十几人,变成上千人。郫县还依托安靖镇的自然地理环境,规划打造了蜀绣公园。

 截至目前,成都市已经组织居家就业技能培训5.29万人次,直接帮助近4万名妇女实现居家就业,实现总产值近7亿元。

 

[!--pape.url--]
主办单位:四川省丝绸协会、四川省丝绸科学研究院、四川省丝绸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四川省蚕桑丝绸生产力促进中心
地址:成都市金仙桥路18号 联系电话:028-87667284 E-mail:scsilk@21cn.com
Copyright © 2011 四川丝绸网 版权所有 蜀ICP备12031489-1号 技术支持:华企资讯
微信公众号,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