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丝绸文化
当前位置:首页 > 丝绸文化
青衣蚕丛故里——“青神”地名来历杂谈
   “蜀”字最早见于殷墟甲骨文,是蠋(野蚕)的象形字。东汉许慎著《说文·虫部》:“蜀,葵中蠺也。从虫。上目象蜀头形。中象其身蜎”;葵,《尔雅音义》说它就是桑;《释文》和《玉篇》也说蜀是“桑中虫”。即一棵弯曲的桑树,树下一只虫。
 
a.png
 
    古蜀人先祖为蜀山氏,是从岷江上游兴起的古羌人的一个分支(注意:古羌为一个多部族的民族集团,而非今天的羌族)。至今约5000千年前,即传说中的轩辕黄帝时代,“蜀人已知养蚕”,他们称这种可以吐丝的虫为“蜀”,所处之山岭就叫“蜀山”,并把“蜀”作为本氏族的“图腾”。后人将这些居住在岷山河谷的人称为蜀山氏,尊称首先倡导育蚕的首领为“蚕丛王”。汉·扬雄《蜀王本纪》云:“蜀王之先,蚕丛、柏获、鱼鳧……是时人萌椎髻左衽,不晓文字,未有礼乐。从开明到蚕丛,积一万四千岁(这个……看官可别真的信了 )。盖后世以蚕丛为蜀国之号。”
 
bbbb.png
 
    大约在公元前3000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蜀山氏部族从岷山向成都平原迁徙,最先到了广汉三星堆一带。据传,黄帝轩辕氏的正妃嫘祖的儿子昌意娶蜀山氏女为妻,其后代是后来三星堆蜀人的嫡系祖先。这一族人,眼睛生得很特别,是向上直竖的。东晋常璩《华阳国志-蜀志》载:有蜀侯蚕丛,其纵目。故三星堆出土铜人皆夸张纵目造型。其实,这样的人肯定是不存在的,个人揣测,也许是通过这种夸张,渲染蚕丛部族的蚕型特征而已。
 
cccc.png
 
    约距今3000年前,周天子封杜宇为蜀王,准予建都立国,古蜀由原始氏族公社制进入奴隶制社会。杜宇为第一代蜀王,号蜀望帝,并留下了一段禅让隐退、望帝化鹃(杜鹃即杜宇)的佳话。事实上,蜀国不只拥有单独一个王朝,分别由蚕丛氏、柏灌氏、鱼凫氏、开明氏诸族统领。
 
dddd.png
 
    约在公元前700年左右,蚕丛氏在今宝兴县灵关镇立国。蜀王蚕丛氏,常穿一身青衣(深蓝色丝绸衣服,植物靛蓝染色),教民种桑养蚕,使蜀地经济振兴。光绪三年版《双流县志》记载:蚕丛王“衣青衣,劝农桑,创石棺,国人从之”。因蜀人先民为古羌的一支,因此,蚕丛氏族又有青衣羌之名,他们所建之蜀国又名青衣羌国。
 
e.png
 
    青衣羌人生活的地区,多以青衣为名。如发源于夹金山、流经宝兴、雅安、洪雅、夹江的宝兴河,古称若水。后因该流域青衣羌人居多,改称羌江(东汉时西部各路羌人大起义被平定后,改为平羌江),最后定为青衣江。
 
ffff.png
 
    历史上青衣羌人生活的地区,曾多处设青衣县。公元前316年,秦灭蜀,置蜀郡。在原青衣古国开青衣道,即现今宝兴县,是为青衣为县名之始。西汉吕后时(约公元前190年左右)“城焚道,开青衣”,又在今名山县北设县名青衣。《水经注·青衣水》载:“青衣水出青衣县西蒙山……县故青衣羌国也”。到了西汉元鼎6年(公元前111年),改置青衣县位于今芦山县。
 
g.png
 
    蜀王蚕丛氏死后,乡人感其德,祀蚕丛为青衣神(蚕神)。西魏恭帝元年(公元554年)在蚕丛氏出生地设立新的青衣县(今眉山青神)。北周保定二年(公元562年)改青神县至今。据《今县释名》:“昔蚕丛氏衣青以勤农业,西魏置青衣县于此,有青神祠,即青衣神。后周因名县”。
 
h.png
 
    据传蚕丛氏死后葬在瓦屋山(蜀山),因此瓦屋山又称为“青羌之祀(肆)”。成都的青羊宫,实乃青羊肆,也是一处祭祀青羌先祖之地。后来大思想家老子为了解蜀国养蚕兴邦的奇迹,不远千里,用了三年的时间来青羊肆考察,从而使青羊宫成为后世著名的道教圣地。
 
iiiii.png
 
    当然,上面谈到的很多内容并不都是考古论证的结果,很大成分上都是来自民间传说。即便是有古籍记载,成书记载的年代与所记载的事例之间,也相隔了上千年甚至几千年,难免有传说杜撰之嫌。特别是具体到某人的时候,更是不能按照考古学的科学定义来定性认识。比如炎帝黄帝,其实都是延续了上千年的一个部族、甚至是多个并存部族,而绝不是一个具体的人一样。我们只要知道青神来自青衣、而青衣来自青衣羌、青衣羌又与青衣江和纵目人有关,他们历史上曾经是善于养蚕缫丝的一个部落群体,而这个群体又来自古羌……,理清楚这些脉络也就够了。
 
jjj.png
[!--pape.url--]
主办单位:四川省丝绸协会、四川省丝绸科学研究院、四川省丝绸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四川省蚕桑丝绸生产力促进中心
地址:成都市金仙桥路18号 联系电话:028-87667284 E-mail:scsilk@21cn.com
Copyright © 2011 四川丝绸网 版权所有 蜀ICP备12031489-1号 技术支持:华企资讯
微信公众号,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