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丝绸文化
当前位置:首页 > 丝绸文化
与桑树有关的成语典故

1.jpg

 今天,我们来一起聊一聊与桑有关的成语典故。

在中国古代“桑”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因而在文学作品中桑意象频频出现。在这些作品中桑不再是自然意义上的桑,而被赋予了更多的社会文化内容:桑既象征古代先民原始的生命与生殖力,也象征着男女之间甜涩忧伤的爱情;既是吉祥的化身,同时也象征死亡与悲伤,既流露出古人浓重的家园意识,同时也象征着岁月的永恒。仔细打量中国古代成语典故中“桑”所呈现的丰富意蕴,便可窥见中国古代先民富有神话而诗意的栖居。

a.png

古代地名,因有大片桑林而得名,又因是商代名相尹和圣人孔子的出生地而出名。《吕氏春秋》记载:“先氏女子采桑,得婴儿于空桑之中,献之其君居。”《春秋孔演图》一书中说:“孔子母征在游大冢之坡,睡,梦黑帝使清与己交。语曰:女乳必于空桑之中,觉则若感,生丘于空桑之中。”

b.png

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太阳栖息的地方。中国著名的神话集《山海经》中说:“汤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扶桑的本意是指大桑,是由桑树衍生出来的一种神树,它是沟通人间与天堂之间的一种途径。

2.jpg

c.png

传说商代开国之君成汤灭夏之后,天大旱,整五年颗粒无收。汤于是亲自在桑林中祈求降雨,他说:“我一人有罪不要殃及百姓,若百姓有罪,也由我一人承担,莫要因为一人触犯了上天,而使鬼神作出伤害百姓性命的事来。”不久之后,天降甘霖。

d.png

古代男儿出生时,以桑木为弓,蓬草为矢,射天地四方,象征孩子长大后,有四方之志。《礼记·射义》有云:“故男子生,桑弧蓬矢六,以射天地四方,天地四方者,男子之所有事也。”

4.jpg

e.png

沧海变为桑田,比喻世事变迁很大,也可略说为“沧海”。该典故取自晋代道学家葛洪所著的《神仙传·麻姑》:“麻姑自说云:‘接侍以来,已见东海三为桑田。’”

f.png

河南南阳地区新野县县城的中心,有一高不过一丈、宽不足八尺、墙头有城垛、城门有石碑镶嵌的小城,城中围一株汉代古桑,故名汉桑城。相传东汉末年,刘、关、张桃园三结义,驻军新野,请诸葛亮为军师。诸葛亮宽仁爱民,纪律严明,深得百姓拥护。某日,关云长因一心阅读兵书,疏忽了拴于门前桑树下的马,那马啃坏了房东的桑树。诸葛亮得知此事后,立即治了关云长的罪,并罚其另植一颗桑树,作为对房东的赔偿。此桑树相传即为关所植。民间传说或许有后人附会之处。但此桑树确属二千余年之古物,是我国种桑养蚕悠久历史的见证。

5.jpg

g.png

太阳已落在西边的桑树和榆树间,日落西山,是比喻人的晚年。《汉书·冯异传》记载:“始虽垂翅回溪,终能奋翼黾池”,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唐代颜师古解释说:“桑榆,谓晚也。”同时也说明,古代我国许多地方都普遍栽种桑树,蚕业兴盛。

h.png

古代常于所居宅旁栽种桑树和梓树。《诗·小雅·小牟》记载:“淮桑与梓,必恭敬止。靡瞻匪父,靡依匪母。”意思是见了桑梓容易引起对父母的怀念,所以起恭敬之心,后世即以桑梓作为家乡的代称。如唐代大诗人柳宗元的《闻黄骊诗》中就有“乡禽何事亦来此,今我生心忆桑梓”的感伤之句。

6.jpg

i.png

以桑条作为门枢,用破瓮做窗户,形容生活极其贫寒。《庄子·让王》记载:“原宪居鲁,环堵之室,茨以生草,蓬户不完,桑以为枢,而瓮牖之室,褐以为塞,上漏下湿,匡坐而弦歌。”

j.png

古时指男女约期幽会。西周诗集《诗经·庸风篇》中记载:“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官,送我乎淇上矣。”清代蒲松龄在《聊斋志异·窦氏》中写道:“桑中之约,不可长也。”

7.jpg

来源:整理自网络

转载请注明出处:世界丝绸网

[!--pape.url--]
主办单位:四川省丝绸协会、四川省丝绸科学研究院、四川省丝绸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四川省蚕桑丝绸生产力促进中心
地址:成都市金仙桥路18号 联系电话:028-87667284 E-mail:scsilk@21cn.com
Copyright © 2011 四川丝绸网 版权所有 蜀ICP备12031489-1号 技术支持:华企资讯
微信公众号,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