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丝绸文化
当前位置:首页 > 丝绸文化
只有49克重的马王堆素纱襌衣,现代技术真的做不到?

“在马王堆汉墓不腐的传奇女尸以外,还有一件令人啧啧称奇的文物就是素纱襌衣,仅重49克(还不到一两),薄如蝉翼,轻若云烟,折叠后可以放进一个火柴盒里……两千多年前的精湛纺织工艺,放到今天是否可以做到?它的技术难度又有哪些呢?为此专家们作了哪些努力?

我们习惯于称赞历史中那些令人惊奇的文物,以至于造成了一种那些文物的技术高度无可逾越的印象?那么它究竟有多先进?以当今的科技就真的无法复制了么?

说到古代服饰,有个是连普通路人都很熟悉也津津乐道的,那就是素纱襌衣。江湖一直流传着它薄如蝉翼、轻若烟雾,重量不到一两的神奇传说。

1.jpg

△ 素纱襌衣,国家一级文物(马王堆一号墓出土了两件素纱襌衣,一件曲裾一件直裾,分别重48克和49克)

在很多媒体和人们的口中,它也是古代技术的一个巅峰代表,毕竟又轻又薄听起来就很厉害,我们的手机和电脑每次推陈出新都是这么表现着自己技术的又一次精进。

在知乎《现代有哪些不如古代的技术?》的题目下面,也有自称学文物的答主将它列为超越现代技术的古代成果之一。那么它究竟是不是真牛?到底又有多牛呢?

“素纱襌衣”的49克奇迹 是否真的无法复制?

造成素纱襌衣轻薄的原因主要有几个——

1、款式是单衣,没有衬里;

2、织物种类是平纹纱,本身就是较为稀疏的织物类型;

3、蚕丝较细,细于现代的家蚕丝

从上面就不难看出,前面两条是没有技术难度的,主要障碍出在了第三条。所谓巧妇也难把粳米煮出糯米的口感啊!

2.jpg

3.jpg

4.jpg

轻而薄的素纱织物,突出地反映了西汉初期缫纺蚕缝技术的发展情况。素纱的纬丝拈度,每米一般为2500-3000回,接近于目前电机拈丝每米3500回之数。而354-4号褐色纱,354-8号藕色纱和329-6号素纱单衣所用丝纤维,经测定换算,其单丝条份为10.2-11.3旦。——《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

从上面这段1973年考古报告里的文字,素纱襌衣涉及的拈丝技术已经十分高超了,但并没有超过当时的极其水平。

而平纹纱的织造就更加不是问题了,马王堆一号墓出土的丝织物里平纹的绢、平纹提花的绮,平纹提花罗组织的罗绮,重经提花的锦。其中绢与纱都是平纹,在考古报告里提到区别只在于后者有明显的孔洞,其他几个听描述就比平纹难度高了。

5.jpg

△ 印花敷彩纱

而这些织物里最高级的是锦,它是通过多组的经线或纬线交织提花的,不再是简单的单层织物了,图案变化也更为丰富。锦的生产工艺最为复杂,它的织物也最为厚重。可见织物绝非越轻薄越高级的。

6.jpg

△ 绒圈锦

这样我们就明白了,就织物本身来说,素纱相比马王堆出土的其他织物并没有绝对的技术优势,那么现代复制起来也就更没有天大的鸿沟需要跨越了。

也就是说,只要解决蚕丝的问题,素纱襌衣的难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西汉与现代的蚕宝宝 吐出的丝大不一样

造成蚕丝不同的主要问题在于西汉养殖的蚕和现代养殖的蚕不一样了。

西汉时期养殖的是休眠三次蜕皮三次的三眠蚕,而现代使用的是四眠蚕。两者看似只差了“一眠”但是个头差异很大,蚕茧和蚕丝也差别很大。

7.jpg

△ 马王堆一号墓出土丝绵袍(左)与现代桑蚕丝的丝纤维投影(1:240)

四眠蚕的培育和普及是纺织业的一个重大进步的标志!

为什么这么说呢?四眠蚕个头大、产量高、丝质优,但是体质弱。能普遍养殖四眠蚕是养蚕技术的重要进步,这个时间大约在北宋发生,同时我国的蚕业中心难移了。(这段详细内容参见黄世瑞《我国历史上蚕业中心南移问题的探讨》)

8.jpg

9.jpg

△ 《蚕织图》

“北蚕多是三眠,南蚕俱是四眠。”——说明南方养蚕人先掌握了这种养蚕技术。

“蚕种须教觅四眠,买桑须买枝头鲜。”——说明四眠蚕是优良的标志。

现在在四眠蚕养殖中也会出现三眠或者五眠现象,这都算是次品,需要在养殖过程中尽量避免的。但是通过药物诱导的确可以将四眠蚕变成三眠蚕,代价是蚕丝量下降1/3,换来的也是蚕丝细1/3-1/2,用以制造超细纤度的蚕丝品。

10.jpg

△ 三眠蚕的蚕茧(左)和四眠蚕的蚕茧

11.jpg

12.jpg

△ 三眠蚕的蚕丝织物(图源日网),多用于高档丝织品

西汉没有发展出四眠蚕,是西汉的技术落后,但是现代可以用药物诱导出三眠蚕,这就是现代技术的先进呀!

事实上可以查到的复制素纱襌衣的成功案例都是通过成功培育三眠蚕获得的。当然,这种方法得到的三眠蚕与西汉的三眠蚕是不同的,因为物种一旦发生变化,是不可逆的。

1988年珥陵丝绸厂生产出一种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三眠蚕丝制造的超薄型丝绸,制作同样的素纱单衣,总重25克。——《镇江蚕桑丝绸史料专辑》

(1998年)日前,南京市运经研究所根据出土文物“素纱襌衣”复制成功世界上最轻最薄的衣服。…… 复制的“素纱襌衣”尺寸大小与原文物一致,每平方米衣料重量虽只有12克左右,但牢度却与军用降落伞不差上下,全件衣服长1.28米,重量不足1两,叠起来只有普通邮票大小,放在报纸上,仍能清晰可见报纸上文字图片……——《服饰文化》

13.jpg

△ 南京云锦所复制“素纱襌衣”

而关于三眠蚕才能做到素纱襌衣的事儿也不是个秘密,一些节目和文章里夸大了复制难度,代价就是好像历史学家个个都像白痴,连汉代养殖三眠蚕竟然需要等复制了才恍然大悟了。

一件丝织物的技艺绝伦 是如何证明的?

我在给《中华手工》的一篇稿子里写过丝绸史与其他历史截然不同的迷人之处。

因为丝织物的出现和很多我们熟知的用以标记文明的物质不同,玉器可以是偶然的发现,石器可以是巧合的击打,甚至于陶器也可以是黏土被烘烤后的恍然大悟,惟有丝绸不同。

育蚕、种桑、取丝、造机杼作衣——每一步都需要人力的参与,不仅仅是智慧,还有经验,更要有创造。这是农业、工业,以及艺术的结晶,没有什么比这样一整套过程更能考验当时的文明程度了。

14.jpg

△ 老官山汉墓出土的织机模型(图源@止語庭除)

所以在当时考古报告里,我们明显可以看到当时考古人员在写出关于织物和服饰之前,首先在乎是所用蚕丝是否为家蚕丝。

15.jpg

△ 现代柞蚕丝与桑蚕丝的对比

丝纤维种类的鉴别,是通过横断面切片、纵面投影,示差热分析,氨基酸含量,以及X射线衍射等方法进行的,各种方法的坚定结果都说明,这些丝织品的纤维,与柞蚕丝有着显著的不同,而与现代桑蚕(家蚕)丝近似。因此,这批丝织品的纤维原料肯定为家蚕丝无疑。——《长衫马王堆一号墓》

证明是家蚕丝,则足以说明当时的人们已经能够饲育蚕了,而蚕丝纤细均匀说明缫纺技术很好了,而素纱空隙均匀又说明了当时的纺车织机的发展水平……素纱襌衣的技术水平是这样子的逻辑层层推进的,而不是一个简单的又轻又薄的49克就完结了。

16.jpg

△ 另一件48克的素纱襌衣,被毁于许反帝事件

在知乎《现代有哪些不如古代的技术?》这题下,很多回答写出来以后又被人否定,几乎成了现代人对古代技术迷思的展示与反正了。就像另一位答主反驳说,榫卯其实是降低了连接件的强度一样。很多古代技术尤其精绝奇巧的一面,但是超越现代依然是一个伪命题。

17.jpg

△ 榫卯

我对传统和古代的态度永远是我写在每一篇文末二维码图片上的那句——不妄自菲薄,亦不固步自傲。

[!--pape.url--]
主办单位:四川省丝绸协会、四川省丝绸科学研究院、四川省丝绸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四川省蚕桑丝绸生产力促进中心
地址:成都市金仙桥路18号 联系电话:028-87667284 E-mail:scsilk@21cn.com
Copyright © 2011 四川丝绸网 版权所有 蜀ICP备12031489-1号 技术支持:华企资讯
微信公众号,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