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行业动态
通知公告
丝绸文化
行业运行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动态 > 行业运行
宜宾:“银珠”产业托起农民小康梦
 /
 
珙县底洞镇的楠桥村,荒山变桑园
 
    蚕桑产业是宜宾市五大优势特色产业之一,特别是在丘陵山区新农村建设中作为产业支撑显出了优势。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加大了蚕桑产业扶持,并提出了“以蚕桑产业为支撑,实施产村相融”推进蚕桑产业,像银珠一般的蚕茧,托起了全市蚕农的小康梦。
 
    珙县底洞镇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山区,地表植被覆盖率极低,导致水土严重流失,基岩大面积裸露或砾石堆积的土地退化,形成了大面积的石漠化山区。珙县在底洞镇实施栽桑治理石漠化的示范与探索,通过几年的推进,总结了示范地的经验与技术,让群众尝到了甜头,掀起栽桑保水保土热潮,治理了大面积的石漠化土地。
 
    在治理前,石漠化地区亩产玉米400余斤,产值500余元,除去种子、肥料、农药和人工投入以后基本没有利润,反而倒亏150元左右。治理后,每亩桑园年养蚕3.5盒,每盒种蚕收入1500元,每亩平均养蚕收入5250元,加上桑园综合开发和蚕业产业链的延伸,综合产值可达8000余元。到2013年,底洞镇已建成桑园19500万亩,其中石漠化区域11650亩。通过栽桑养蚕,促进全县栽桑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5000亩。
 
    “因为受土地石漠化的影响,村民的生活一直很艰苦。直到1998年,村里开始栽桑养蚕,银珠一般的蚕茧彻底改变了楠桥村的面貌。”李跃康是珙县底洞镇的楠桥村最早栽桑养蚕的农户之一,他告诉记者,现在他种植桑树20多亩,养蚕近50张,每年的收入不低于8万元,“以前种玉米大不了就是几千斤玉米,也就是几千元钱,现在我们养一年的蚕相当于种几年的庄稼。”
嘉乐镇芦湾村村民实施桑林下养殖。图片由市农业局提供
 
/

嘉乐镇芦湾村村民实施桑林下养殖
 
    在宜宾大地,昔日荒芜的山坡披上了绿装,蚕桑变成了蚕农增收致富的摇钱树,生态和经济双重功效相得益彰。2012年,我市建成桑园40余万亩,其中投产 28万亩,发放蚕种37.76万张,产茧27万担。桑园规模、发种量、产茧量连续7年稳居全省第二,高县和珙县两个重点县分别产茧11万担和10万担,产量在全省基地县分别排名第二位和第三位。
 
    高县地处长江流域中上游,位于四川盆地边缘,属丘陵低山地貌,其中丘陵低山约占87%,山高坡陡、土层瘠薄,肥力很差,是典型“三跑”(跑土、跑水、跑肥)坡地,加上夏旱发生频率达70%,地处干旱常发区、重发区,丘陵低山地区农业生产条件落后。
 
    而如今,在高县,涉及落润乡、罗场镇、嘉乐镇的11个村已建成了丘陵生态桑园。这些地下无矿藏,地上无资源,村里无企业的纯粹农业村共建有桑园1.2万亩,常年养蚕2.8万张,产茧2.2万担,蚕农年售茧收入接近3000万元。
 
    9月22日,记者在高县落润乡五星村黄桷林看到,郁郁葱葱的桑树林,绵延了好几个山头。“这些土地的肥力很差,是典型‘三跑’坡地,不适宜种粮食。而桑树的根系发达,萌芽力强,长得快,喜光,枝条密度大,具有抗旱耐寒,抗碱的生长特性,很适宜在这里栽种。”同行的高县农业局一农技人员告诉记者,在这里栽桑,发展蚕桑产业,不仅能促进蚕农增收致富,还能起到防沙固土、治理水土流失的作用,很好地统筹兼顾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这些小楼房大都是村民们靠栽桑养蚕赚了钱盖起来的。如今,蚕桑产业已是当地的主要产业,不少外出打工的村民都纷纷回到家乡,发展蚕桑产业,走上了致富的道路。”该农技人员表示。
 
/

底洞镇楠桥村村民利用桑枝条生产食用菌
 
    农技人员的话在该县嘉乐镇芦湾村村民王代林的身上得到了印证。“我以前在新疆打工,一年只能挣几万块钱。后来,我回到家乡发展蚕桑产业,如今一年能挣10 万块钱以上。”王代林高兴地告诉记者,他家里有10余亩桑园,除了栽桑养蚕之外,他在桑林里还套养了土鸡,实现了“栽桑养蚕—桑园养鸡—鸡粪育桑”的生态循环立体种养模式,经济效益非常好。
 
    2012年,王代林家出笼优质山地乌骨鸡8000只,售鸡纯收入达12万元;养蚕45张,收入达8万元,加上小蚕共育等其它收入1万元,全年蚕桑综合产值20万元以上,每亩桑林年产值1.3万余元。
 
    桑园套养山地乌骨鸡,是高县蚕业立体开发、建设“万亩亿元”的新模式。“栽桑养蚕—桑园养鸡—鸡粪育桑”的生态循环立体种养模式迅速被当地蚕农自觉接受和推广,王代林所在的高家村组有26户蚕农参与到桑园套养山地乌骨鸡中来,每年可出笼优质山地乌骨鸡2.2万只,产值可达240万元,户均产值超过8万元。
 
    无独有偶,在珙县底洞镇楠桥村,村民们除了利用桑园搞林下养鸡之外,还利用桑枝条生产食用菌。在当地村民熊宗贵的家,记者看到,在一间专门用来栽种蘑菇的房里,整整齐齐地码着不少菌袋。“以前,桑枝条只能当柴烧,烂在田头地边没人要,如今用来培育桑枝食用菌,变废为宝,大大增加了我们的收入。”熊宗贵说,今年,他家里发展了5000个菌袋,每个菌袋可以生产3斤菌子,按5元一斤来算,光是发展桑枝食用菌的收入就能达到7.5万元。加上栽桑养蚕、林下养鸡等,预计今年有近20万元的收入。
 
    近年来,宜宾市以产业发展为动力,以新农村建设为着力点,以家庭农场发展模式为载体,使蚕桑这一传统的产业焕发了新的活力与生机,初步形成了以蚕桑产业为支撑、以产村相融为特点的特色生态文明。
 
    2012年,宜宾市实现蚕茧产值5.3亿元,已拥有1000万元乡镇20个,100万元村190个,10万元以上的户达到50户。产业的发展为新农村的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真正实现了蚕桑产业与新农村建设相融发展的良好局面。目前,全市已建成以蚕桑产业为支撑的“银珠”新村21个,“银珠”产业真正托起了全市蚕农的小康梦。
[!--pape.url--]
主办单位:四川省丝绸协会、四川省丝绸科学研究院、四川省丝绸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四川省蚕桑丝绸生产力促进中心
地址:成都市金仙桥路18号 联系电话:028-87667284 E-mail:scsilk@21cn.com
Copyright © 2011 四川丝绸网 版权所有 蜀ICP备12031489-1号 技术支持:华企资讯
微信公众号,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