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行业动态
通知公告
丝绸文化
行业运行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动态 > 行业运行
南充高坪百年蚕桑镇“蝶变”“起舞”

初秋时节,四川省南充市高坪区会龙镇硝厂村的蚕桑基地里,翠绿的桑园染绿了山头。山坡下标准化养蚕室一排排整齐的架子上,小蚕奋力啃食桑叶,沙沙作响的声音如同优雅动人的乐曲。

c20b234f-ad02-4ddb-855d-32b38b97cead.jpg
标准化养蚕室

“今年夏茧质量非常好,一级蚕茧高达99%,每公斤可以卖到60多元,是近年来卖得最高的价格。”看到蚕床上的蚕宝宝正在蠕动着身子不停啃着桑叶,尝到“甜头”的蚕农吴红云计划养殖今年的第四批蚕。

“从6月25日引进的第三批小蚕到现在,接近60天时间,蚕已经快要吐丝了。”50多岁的王筠父辈就开始养蚕,有着30多年的养殖经验,今年4月被聘请为基地“养殖技术员”。他拿着手电筒,熟练地在蚕群里挑选出将要吐丝的熟蚕,把它们放到方块格上,熟蚕爬到一个舒适的格子里便开始吐丝结茧。

“我们养这个蚕每天喂3次叶子,早上4点起来消毒撒石灰,6点钟喂早上第一餐,12点半喂第二餐,下午6点半喂第三餐。”吴红云介绍,以前自己养殖不到位,夏蚕容易“化脓”和“成僵”,所以我们都不愿意多养。现在聘请当地养蚕能手,蚕子很少会“得病”了,基本上都能养成。

养蚕种桑业是会龙镇的传统产业,一百多年前当地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严禁任何人、任何理由砍伐桑树。20世纪90年代,家家户户栽桑养蚕,成为当地人致富的重要手段。多年来,养殖户沿用传统方法种桑养蚕,但随着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流,当地蚕桑业发展不温不火。

2021年,高坪区将打造会龙镇蚕桑基地写入“十四五”规划中,这里养蚕种桑业迎来发展。

会龙镇、村两级积极探索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路子,依托“依山傍水靠田”的村情特点,围绕“抓党建引领产业发展”目标,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在辖区大力发展养蚕栽桑产业,实现传统蚕桑文化和现代蚕桑养殖技术有机结合,使蚕桑产业发展迎来了新机遇。

当年,会龙镇引进南充大为农业有限公司和四川腾弘生物医药有限公司入驻桑园,栽种桑树达5000余亩,年可养蚕约15000张,产茧600吨以上。

2022年,《中共南充市高坪区委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产业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决定》再次明确打造会龙镇蚕桑基地。

今年,《中共南充市高坪区委关于坚定贯彻市委七届八次全会精神在组团培育省域经济副中心、加快建设成渝地区北部现代化中心城市中作出高坪示范的决定》明确实施粮油、生猪、蔬菜、柑桔、花椒、蚕桑“六大优势产业”提升行动。

桑种从原来长不高、产量低的711变为现在叶片大、产量高的强桑1号;蚕种从原来一张蚕出茧只有65斤变为现在出茧90斤左右;养蚕方式从秸秆到方格蔟……这些年,会龙镇养蚕种桑业不断发展,已经成为一张名片。

“养蚕最大的好处是能快速增加农民的现金收入,蚕茧和蚕蛹经济价值高,还能充分利用农村的房舍、农具,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吴红云说起养蚕的优点滔滔不绝。这些年吴红云养蚕,销售蚕茧每年利润达40多万元。

此外,会龙镇还采取党支部牵头,合作社统筹、农户广泛参与的方式,让周边300多户村民实现了在家门口有钱赚的愿望。

“现在家门口就业,照顾家庭不说,年底还有分红。”王筠一边喂蚕一边惬意地说,管护桑园一个月平均下来也有2000多块的收入,开销比外出打工少很多,每月还能攒下一笔钱。

会龙镇农业服务中心副主任孙小蝶介绍,全镇加大蚕桑产业转型升级,按照“一核两片”发展规划,以会龙镇硝厂村、石门楼村为中心,打造区域蚕桑基地,成立了蚕桑专业合作社,修建标准化养蚕室,并统一进行集约化代管、科学化养殖等技术指导,制定相应奖励机制,调动农户养殖积极性。

“下一步,我们将积极探索文化+产业的发展道路,在深度挖掘桑蚕文化的同时,进一步探索标准化桑蚕养殖,打造一村一品专业养殖村,坚持走农旅融合之路,将桑蚕文化一代一代传承下去。”孙小蝶说。(记者 戚原 通讯员 杨波) 

[!--pape.url--]
主办单位:四川省丝绸协会、四川省丝绸科学研究院、四川省丝绸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四川省蚕桑丝绸生产力促进中心
地址:成都市金仙桥路18号 联系电话:028-87667284 E-mail:scsilk@21cn.com
Copyright © 2011 四川丝绸网 版权所有 蜀ICP备12031489号-1 技术支持:华企资讯
微信公众号,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