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丝绸文化
当前位置:首页 > 丝绸文化
远古的阆中有块"捣练石"

 

·嘉靖《保宁府志》灵山在城东十里,昔蜀王鳖灵曾登此山故名,天宝中赐名仙穴,其山一峯峭拔介嘉陵宋江两间,上有圣池,杜诗所谓阆州城东灵山白是也清·道光元年《保宁府志》称:灵山在县东北十里。有龙女洞,引《周地图记》云:灵山多杂树,昔蜀王鳖灵登此故名,山东南峰有玉女捣练石,山顶有池清,有洞穴悬绝,微有一径相通,天宝六年改为仙穴山,山上有九层塔故今呼塔子山。清·咸丰《阆中县志》也记有:灵山在县东十里,昔蜀王鳖灵曾登此山故名,上有龙女洞,唐天宝六年赐名仙穴山,此山,盖即今之梁山也。

1.png

(图一 阆中灵山  网络图片) 

据《读史方舆纪要》卷六十八四川三称:灵山,在府东十里,一峰峭拔,界嘉陵、宋江之间。唐天宝中,赐名仙穴山。上有圣池。……又梁山关,在府东灵山下。……嘉陵江在县治东南。自剑州流经县境,而入阆中县界。宋江,在县东。源出陕西汉中府南废廉水县界,流至此,下流入嘉陵江。又曲肘川,在县治东一里。源出县北十里之玉女山,东南流入嘉陵江,曲折如肘,因名。”北宋·乐史著《太平寰宇记》卷八十六也载有:仙穴山在县东北十里,《周地图记》云:灵山峰多杂树,昔蜀王鳖灵登此因名灵山,山东南峰有五女捣练石,……旧灵山天宝六年勅改为仙穴山。

阆中现有白塔山之白塔,建于明代末期,共十三层,显然与清·道光元年《保宁府志》所载的九塔的层数有较大的出入。2016年阆中籍考古爱好者张治平、侯开良等在灵山发现有九层环层土塔,后经省考古研究所专家认定。这不禁使人想到清·道光元年《保宁府志》中有关灵山上有九层塔的记载。而宋江(东河)系嘉陵江一个重要的支流,交汇口位于阆中市文成镇灵山脚下,通过对以上文献典籍资料的甄别和咨询,笔者认为:灵山应为在城东十里界嘉陵江与宋江(或称为东河)之间的梁山。而有关阆中灵山的史料和典籍中曾提及的玉女捣练石(或五女捣练石),从《读史方舆纪要》可知,因灵山又称为玉女山,故玉女山之捣练石被称为“玉女捣练石”也是顺理成章的。

2.png

(图二 “捣练石”江宁织造博物馆陈列)

 捣练石(石元宝)又称为踹布石砑光石、扇布石、飞雁石等,是古代织物后整理的专用工具,“练”是一种丝织品。无论是西汉·史游的《急就篇》对织物的45种分类和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以织物组织命名的19类,都有练”的一席之地,在唐宋的诗词中就曾多次出现过捣练和砑光的记载。唐·韩偓 《无题》诗:"锦囊霞彩烂,罗袜砑光匀。” 宋·梅尧臣《永叔内翰见索谢公游嵩书感叹希深师鲁子聪几道皆为异物独公与余二人在因作五言以叙之》云:“石捣云衣轻,岩裂天窗窄。” 宋·谢逸 《宗鲁乞怪石》也曰:不堪压作捣练石,仆在墙东如卧牛。从《周礼·天官冢宰·典妇功》记有的“春暴练,夏纁玄,秋染夏。”可以看出,早在商周时期,我们的先祖们就掌握了相当水平的练染技术。“踹”就是利用石块的光滑面,对织物进行碾压,从而增加织物的外观效果,也称之为“砑光”,故捣练石又有 “天然烫门”之称。

 传统的捣练石始于汉唐,盛于明清。据乾隆年间《木棉谱》记载:“下面磨光石板为承,取五色布卷木棍上,上压大石如凹字形者,中重可千斤,一人足踩两端,往来旋转运之,则布质紧薄而有光。” 《木棉谱》中清楚地说明了捣练石的形状和操作方法。踹最初使用于丝绸织物,之后逐渐发展至棉、麻布。丝织物经过踹的工艺,整理得更加均匀美观。至于捣练石(踹布石)的材质的要求在明·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中也叙述的一清二楚,宜采用“江北性冷质腻者,每块佳者值十余金,石不发烧,则缕紧不松泛。”而对于踹布之技巧,清代染织专著《布经》记有如“夹背踹”“抽套踹”“提削踹”“擦皮踹”等等,一方笨重的石头上,竟能衍生出这么多的花样,犹如武林神技,读之令人咋舌。

据《新唐书·地理志》册六载“阆州土贡莲绫、绵、绢、䌷、縠。” 朱启钤《丝绣笔记·卷上记闻一》有记有:今吴绫以松江为上,杭次之。而考唐贡绫,多州也多品,如僊、滑二州方纹绫……澧州龟子绫、阆州重莲绫、越州吴绫……。而最早记载灵山的《周地图记》编纂于北周。由此可以推断,此捣练石为古代用于绸缎后整理的专用工具,说明在早于南北朝的北周时期阆中的祖先们已熟练掌握绸缎的后整理技艺了。

3.png

(图三“捣练石”操作图   网络图片)

 

作者:刘凯旋

 

[!--pape.url--]
主办单位:四川省丝绸协会、四川省丝绸科学研究院、四川省丝绸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四川省蚕桑丝绸生产力促进中心
地址:成都市金仙桥路18号 联系电话:028-87667284 E-mail:scsilk@21cn.com
Copyright © 2011 四川丝绸网 版权所有 蜀ICP备12031489号-1 技术支持:华企资讯
微信公众号,扫一扫